“不能辜负每份信任,再累也要坚持”
快递员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用最快速度为客户寄送防疫救援物资

■快递员何桂华正在网点内检查包裹。珠江时报记者/苏绮玲摄
陈子良总在不停地跑。
作为佛山顺丰黄岐营业点的快递员,他每天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派件取件,上楼下楼,也都是一路小跑。
跟他一同奋战的何桂华心里有些自豪,将他们这群人比喻为“城市的轴承”。“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商场冷清,店铺停业,路上行人寥寥无几,街头车辆稀稀拉拉,到现在,南海已经重新恢复到我们熟悉的模样。一个多月来,这些“城市的轴承”一刻也没有停歇,一直默默无闻的“走街串巷”,用自己的力量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扮演好城市温暖传递者的角色。
年夜饭都来不及回家吃
疫情发生后,市民网购生活必需品数量陡增,陈子良一直坚守在岗位。“只要包裹一到网点,我们立马派送,不敢丝毫耽搁,因为说不准有些包裹就是市民急需的口罩、消毒用品。”陈子良和同事们每天争取用最快的时间将包裹投递。
“2020年整个春节几乎没有休息一说。”陈子良记得,大年三十凌晨两点,自己正准备进入梦乡之时,有位老客户凌晨2时发微信求送大批口罩,希望当天及时发出。当天大早,一直惦念着此事的他奔往了收件点打包,“那时正是收发件高峰期,网点所有车都派出去了,我赶紧问朋友借了货车先把口罩揽回来,确保物资能够第一时间寄出。”
年三十那天,一单接着一单,从早上8时多出门,一直忙到大年初一凌晨3时多才下班陈子良忙碌了将近20个小时:“年夜饭都来不及回家吃。”
数据显示,佛山顺丰春节期间每天收派件约30万件,其中南海区域约12万件,比平时翻了一番,但留守的员工有一定量减少。在顺丰启动了应急方案、通过应急调度体系尽全力保障快件服务运转的前提下,无论是分拣还是配送,在岗快递小哥的工作量都是平时的两倍以上,每人每天负责近200件。
“我们半小时都不敢耽误,一刻都不能懈怠。”陈子良说,“疫情期间寄送的救援物资,就是大家的救命物资,所以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服务,将一件件包裹送到客户手中。“我们每天7时多到达网点,测体温、做好防护后开始接车卸货,8时30分到9时到达派送的小区门口,到达后开始给快件编码,同时告诉大家前来取件。”放在指定地点后担心客户忘记取件,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选择合适的时间,通过电话、短信和微信先后三次提醒。这样忙碌的状态往往要持续到晚上8时,每天超过10小时奔波在路上。
“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所在,没什么了不起的。”陈子良已经习以为常,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穿梭在黄岐的商业市场、居民小区之间。
送揽件是使命再累也坚持
奔走在疫情之下,持续坚守岗位的何桂华最大的感触,就是客户越来越信任他。
春节期间,有一位客户从省外返回南海,需要在出租屋中隔离14天。他希望将80箱酒精、100桶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捐往湖北荆州,却苦于无法外出交接物资。客户第一时间找到何桂华,主动提出:“华哥,我让房东把仓库钥匙拿给你,辛苦你收件并发往目的地!”
客户将钥匙都给他,这份信任不一般。何桂华二话不说赶往了收件地,打包好然后锁好门离开,并按照客户嘱咐,骑着三轮车满城跑了一个多小时,找到了开门的横幅印刷点,打上“当遇到怀疑,别忘记有我们一群人在默默支持你”的横幅连同物资一起寄了出去。
有顾客信任何桂华,也有顾客体恤和关心何桂华。“华哥,没有你帮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你派件我放心,给你介绍个朋友。”……这样的话语经常跳动在何桂华的手机屏幕上。“大家都特别客气,觉得心里暖暖的!”这是他坚持做好快递工作的动力。
不少人对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坚守心怀感激,也有市民担心他们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包裹会导致病毒扩散。何桂华每次出车前都会拭擦包裹消毒,尽量无接触送件,同时做好自身的防御工作,以防止将任何潜在的危险带给顾客和给自己,“疫情之下,快递是较为危险的行业之一,说不担心不害怕是假的,但怕归怕,事情总要有人做。”
“以前觉得这只是一份工作,但疫情防控期间送揽件觉得是一种使命。不能辜负每份信任,再累也要坚持。”何桂华自豪地说,全国有无数的快递小哥逆行前往疫情发生地支援,很多人拉去一车车的救援物资,有些人坚守在一线无私奉献,有的快递小哥从外地给武汉的医生送食物,这些深入疫情发生地的同仁,让他深受感动。他说:“对我们来说,坚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是为防疫、为百姓在做贡献。”
文/珠江时报记者苏绮玲
通讯员林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