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创思驿站开展南海企业风采游暨大城工匠故事分享会
探访标杆企业 问道工匠精神

产业工人与大城工匠开心合影留念。邓荣源 摄

产业工人深入了解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

两位大城工匠分享经验和心得。邓荣源 摄

产业工人参观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陶瓷展品。


至感触 努力提升自我价值 佛山市南海区显威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魏玉云 虽然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成为大城工匠,但大城工匠们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创新突破工艺技术的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鞭策着大家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提升自我价值,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成效。

从工作中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林永发 今年是我在公司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为了跟车间员工打成一片,刚来到公司时候被安排在车间工作。当时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天天干着“搬砖工”似的活儿,心情低落,有一次还忍不住大哭起来。现在回想起当时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从一线普通员工逐步做到管理岗位,肩负的责任更重了,更能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向大城工匠致敬 佛山市欣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江嘉欣 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勇于创新跟紧时代的脚步。通过大城工匠故事会,我了解到好的产品都是来之不易,需要不服输的态度以及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这正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追随的脚步和学习的方向,向大城工匠致敬!

工匠故事 谢志军: 精益求精抓质量打造行业标杆 职务: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兼生产技术中心总经理 谢志军投身建筑陶瓷行业长达20多年,他曾多次主持和参与公司重大研究项目多达30多项。带领团队完成11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产品技术水平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际领先。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研发出全亚洲当时最大规格干压成型陶瓷板,之后又创新开发出高掺量陶瓷废料、工业固体废渣辊道窑快速烧成技术制备轻质陶瓷保温板,对行业的绿色生产、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仿花岗岩瓷砖是一种新型高档建筑饰面材料,具有天然花岗岩的质感和色调,可替代天然花岗岩用于建筑装饰工程。在蒙娜丽莎诸多产品之中,称得上是最流行、最受市场欢迎之一。“当时很多建陶企业都在研究仿花岗岩产品,但大多停留在‘看上去像花岗岩’的程度。”谢志军不满足于“差不多”,而是追求观感、触感的完美结合,“既要保留花岗岩的图案纹理,更要追求逼真的触感。” 为实现这一效果,谢志军带领技术、研发人员不断尝试,调整工艺,“假如其他厂需要一两道工艺就能实现‘差不多’,那我们可能需要五六道工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他介绍,当时团队成员立志要在三五天内完成技术攻关,整个团队分工协作,不停地分析原因、修正方案、改进生产工艺。最终,蒙娜丽莎所出品的仿花岗岩产品几近“以假乱真”。 谢志军在工作上认真专注,对成品的质量要求极高,总是潜下心来钻研,从未离开技术、研发一线。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获得比别人更专业的陶瓷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张绍景: 锲而不舍弘扬香云纱传统文化 职务:佛山市南海永鸿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开博物馆、建传承基地、重现织造机器,纺织世家传人的身份让张绍景对香云纱有着高度的担当与责任。在他及兄弟从技术到设备的全方位复兴之下,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成为市级非遗,他成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1985年,张绍景和其三兄弟成立南海永鸿纺织有限公司。2010年,兄弟四人萌生了恢复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的想法。在母亲的启发和指导下,历经两年时间近百次试验,在2013年成功组装手拉提花绞综木织机。2018年,张氏兄弟的香云纱纺织机绞综装置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通过,截至目前,该纺织机仍为国内唯一一台可纺织香云纱的机器。 在张绍景恢复香云纱技艺的计划中,恢复织造能力是第一步。2013年起,他开始主持研发改装机台设备提高产量,希望通过解决棘手的香云纱低产问题,用香云纱的实力让其声名再度远扬。这一年,他以6万元购入10台二手现代咸阳机,之后花费3年时间攻克技术难题,成功改装成8台半自动器械生产香云纱,每台24小时产出8-12米香云纱。 与此同时,张绍景通过推出枕头、手套、围巾等十多款香云纱面料产品,打破香云纱面料色调暗沉的限制,扩大了香云纱面料产品类型。为了更好地展现香云纱服饰,2015年,时年50岁的张绍景向广州美术学院服装设计教授拜师学艺。 张绍景所设计的香云纱服饰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并先后获得2017年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原创设计”最佳工艺实用金奖,2018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创新丝绸产品评比”铜奖等多个奖励。
参观高科技企业,体验智能产业,细品大城工匠故事……近日,西樵镇创思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南海企业风采游暨大城工匠故事分享会,带领产业工人感受南海企业发展的强技术和新趋势,了解大城工匠的先进事迹,传承匠心精神。
至科技
体验安全智能高科技感受南海新经济发展
当天,产业工人首先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展示中心的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讲解员围绕信息、生产、消防、交通、建筑、治安六大安全领域,向产业工人介绍当前重点发展的智慧安防、智能工业制造及防控设备、安全服务、新型安全材料、信息安全、车辆专用安全设备六大安全产业。
无人飞机、新型汽车尾灯、门禁控制箱、新型防护眼罩、轻型安全生产步梯等多款新型智能安全产品,让产业工人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拍照,并不时询问讲解员产品的性能。“普通车头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汽车在弯道上转弯时,由于无法调节照明角度,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盲区’,极大地威胁了驾驶员夜间的安全驾车。”讲解员表示,新型车辆转向头灯能够根据行车速度、转向角度等自动调节大灯的偏转,能够提前照亮“未到达”的区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照明,以确保驾驶员在任何时刻都拥有最佳的可见度。
而在ThinkSafer本质安全研究院,产业工人对安全的认知进一步聚焦到“本质安全”领域上,同时还借助VR技术体验了一番地震、台风、坠物等情景实训,更好地学习安全知识。“许多新智能安全产品都让我感到惊讶,若能够成功运用在企业中,将会产生积极的变化。”广东昱升个人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水电工程部员工梁健华说。
此外,产业工人还走进九江双蒸博物馆了解岭南酒文化,品味九江米酒;走进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探秘陶瓷绿色生产工艺技术和应用领域,切身体会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了解南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至精神
分享工匠故事 传承匠心精神
当天下午,西樵镇创思驿站还邀请2019年南海区大城工匠谢志军和张绍景,向产业工人分享匠心故事,传承匠心精神。两位大城工匠分别从入行故事、一次攻坚克难的难忘经历、如何用心做好一件事、如何在企业内进行有效“传帮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享,给产业工人们带来了经验和建议。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兼生产技术中心总经理谢志军投身建筑陶瓷行业20多年,带领团队共承担完成30多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项目。近5年来更是高产,他主持的项目技术分别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谢志军表示,工匠精神包含精益求精、创新与突破以及服务意识三个内涵精神。
而另一位大城工匠张绍景是佛山市南海永鸿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生于纺织世家,以推动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传承和发展为己任。在他及兄弟从技术到设备的全方位复兴之下,香云纱(坯纱)织造技艺成为市级非遗,他成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心中,工匠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掌握和创新技艺,做好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承。
听完工匠的分享后,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一部工艺技术员覃增成备受启发,他说:“只要定下目标做一件事,无论多艰辛,都要告诉自己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奇迹发生。”
正是怀着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等的工匠精神,两位工匠通过不断钻研,以自己的行动推动佛山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向智能制造和品牌提升转型升级,更是留住了百年传统优秀文化,绽放传统文化魅力色彩。西樵镇创思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城之匠独具“匠”心,希望通过分享会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让产业工人学习工匠榜样精神,在岗位上和生活中传承匠心。
撰文/何泳谊 实习生 李源华
摄影/潘银宜 陈静雅
供稿 黄幼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