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善西樵”道德人物颁奖典礼暨西樵镇宣传文体表彰大会举行
6人(单位)获评“至善西樵”道德人物

获得“道德人物”称号及“道德人物”提名奖的个人和单位代表大合照。

当天还举行了2019西樵镇宣传文体表彰大会。
讴歌身边好人,传递道德力量。12月10日,2019“至善西樵”道德人物颁奖典礼暨西樵镇宣传文体表彰大会在西樵旺阁渔村举行,现场授予了西樵镇爱心工场、区才芳等6人(单位)“西樵力量—2019‘至善西樵’道德人物”称号,授予大岸商会、陈永雄等7人(单位)“西樵力量—2019‘至善西樵’道德人物”提名奖。会上还表彰了一批2019年宣传文化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梁惠颜,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等区、镇领导出席活动。
评选“道德人物”传递道德力量
坚守本心做“人民教师”的区才芳、甘当百姓“孺子牛”的林权发、帮助“折翼天使”重新出发的爱心工场……他们或敬业奉献,或见义勇为,或助人为乐。他们,就是“至善西樵”道德人物。
据了解,“至善西樵”道德人物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是西樵镇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凡在西樵镇工作、生活或学习的人士,不分职业、年龄、性别、民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迹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均可作为本次道德人物评选的推荐对象。其中,今年累计收到部门、村居、企事业单位的参评推荐100多人次,在网络评选阶段共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参与投票,其中候选人票数最高达28781票,反映出市民高涨的关注度及参与热情,让道德模范为人所知,引领社会文明的“风向标”。
经过实地走访、巡讲巡演、市民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方面表现突出的13名道德人物。西樵镇爱心工场、林权发、区才芳、谭志勤、万顺妹、伍祖建共6人(单位)被授予“西樵力量—2019‘至善西樵’道德人物”称号;西樵镇大岸商会、陈永雄、罗根成、何新灿、区文基、张礼佳、颜文坚共7人(单位)被授予“西樵力量—2019‘至善西樵’道德人物”提名奖。
“这个奖项是给所有在事业工作上默默奉献的敬业者们。”“道德人物”区才芳从教30多年,从荣誉无数的校长转身为关注家庭教育的“先行者”,她表示,希望能发挥她的力量,让更多人关注家庭教育,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道德群星”涌现 为城市文明着色
“至善西樵”道德人物评选活动作为西樵镇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品牌,从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评选出相关道德人物39人次。“至善西樵”道德人物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且始终工作和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平凡、朴实、生动而感人。“道德群星”一直为西樵城市的文明着色。
事实上,西樵镇近年来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人物、身边好人评选工作硕果累累。“金瓯好家风”“儒溪好女人”“简村好公婆好媳妇”“百西社区善美家庭”等“一村一品牌”评选活动不断深化,引领西樵文明创建深入到各个阶层和每个角落,让至善美、道德美厚植于城市每一寸土地,使“道德明星”成为文明的风向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西樵镇文明办主动对接上级文明办的道德人物评选,31人次获评中国好人、佛山好人等荣誉称号。
“今天受表彰的各位道德模范来自我镇各条战线,他们的事迹质朴真切、感人至深,树起了西樵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向标。”关海权表示,希望受表彰的道德模范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再树新形象、再展新风采、再创新佳绩,为“至善西樵”的传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表彰宣传文体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当天还举行了2019西樵镇宣传文体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文体工作优秀社团、先进村居、优秀会长及会员、热心支持文体事业先进单位等。
打响狮王争霸赛、大仙诞文化节、樵山文化节、松塘村翰林文化节等特色品牌,让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再次绽放色彩;引进全国“氢功能”产业大会、定向世界杯总决赛,展现“文化+旅游+体育”文旅新模式……过去一年,西樵镇宣传文体工作围绕“文旅兴樵、产业强樵、生态美樵、民生惠樵”的工作目标,着力从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主流舆论传播展现新气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现新进展、文化旅游发展开创新局面,助力推动建设高质量发展新西樵,收获了累累硕果。
“2020年,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着力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着力推进文艺繁荣发展。”西樵镇党委委员裴宗玲表示,接下来,西樵将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打造西樵党建、产业、城市、文旅品牌,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聚焦文化体验,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等六大方面着手,为西樵镇奋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引领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生态发展标杆区、城乡融和共治先行区提供有力的文化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关海权要求,希望宣传部门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讲好西樵故事,唱响西樵好声音。
撰文/摄影 陈肖玲 供稿 张嘉宜 梁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