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首个氢能产业链项目落地
从摘地到落地仅用2个月,一期达产后预计年产5000辆氢能车

■飞驰汽车总装车间。
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3月31日,美锦能源氢能科技园开园暨飞驰科技新车下线仪式在里水举行,这是佛山市、南海区布局氢能源产业的又一里程碑,是里水汽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项目从摘地到开园、新车落地,仅用了2个月,背后是里水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是里水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业者当红”的真实写照。
成立服务专班专人驻点服务
美锦能源氢能科技园一期占地39.3公顷(590亩),建筑总面积13.56万平方米,将打造为集整车制造、氢能汽车核心装备生产、分布式绿电制氢及加氢母站、车辆运营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低碳氢能产业园,达产后预计年产能5000辆。
科技园落户项目之一的飞驰科技是氢能汽车产业的龙头和标杆,拥有第一批氢能源汽车整车资质,建立了国内第一套氢能汽车维保体系标准,在全国拥有氢能源车最全品类、最多运营数量、最长运营里程、最高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条和第二条氢能公交线路使用了飞驰汽车。当日首批下线的是3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可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零下40摄氏度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能应对各种运输环境。
科技园开园和新车下线,是南海区氢能产业的新里程碑,更是里水汽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这个重量级项目,从拿地到筹建、投产、新车下线,仅用了2个月。
“2个月驻点服务加速推动项目落地投产,对企业与政府都是非常大的挑战!”里水镇党委委员周可坦言,这个项目服务专班创出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项目专班,是该项目快速落地投产的关键。今年2月1日,里水组织经发办、应急办、消防办、市政办等10个职能部门召开工作会议,成立项目服务专班,由镇长邓秀娟担任组长,要求各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筹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建立工作清单,实行一周一汇报。
记者从专班一周一汇报的清单中见到,各职能部门跟踪解决的每个事项都及时更新进度,列出问题解决方法,还记录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及下一步计划。
周可介绍,从通电、通气、通水,到找图纸、消防审核、办公宿舍筹建,甚至到门牌办理,都是专班人员逐一协调解决。仅帮企业找图纸方面,即为企业建设抢了3个月时间。
美锦能源科技园位于原福田汽车旧厂区,需在旧厂区基础上改造,由于时间久远,旧厂区的规划、建设图纸等已缺失,企业在缺失图纸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开展改造。专班人员通过多方渠道沟通,一周内即在档案局找回图纸,并找广告公司为企业生成电子文件,加快推动园区建设。
“很赞赏里水政府的贴心服务,一有问题就立马响应,企业很省心!”美锦能源飞驰汽车科技董事会秘书、总经办主任关晓东说,新车下线比预期时间缩短了六七个月,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抢得更好发展时机。
坚定“制造业当家实业者当红”
政府用心服务,企业衷心认可,这是一场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是里水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业者当红”的真实写照。
今年1月,里水镇召开千亩产业供地铸造高质量发展动能新闻发展会,提出要把“制造业”放在更突出的“当家”位置,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以更大的魄力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汽配产业是里水支柱产业之一,代表企业有文灿压铸、蕾特汽配、德展汽车、豹王滤芯等,主要产品有散热器、滤芯器、汽车封釉、压铸件等20多种,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大量使用在宝马、本田、奥迪等品牌汽车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里水大力推动汽配产业升级,引入了美锦氢能产业总部基地项目,还通过内培打造文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造示范项目、蕾特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智造基地项目,这三个特色项目都位于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总占地面积超过48公顷(720亩)。
美锦能源氢能科技园布局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再到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集群。目前已确认落户5个项目,包括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项目(即飞驰科技项目)、氢能汽车核心装备项目、分布式绿电制绿氢+加氢网络项目和氢能车辆智慧运营平台项目等。
为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早落地、早投产,里水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先后推出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模拟审批、提前介入等改革,蕾特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智造基地项目就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成为里水今年首个“一天拿两证”的项目。
“速度确实快,为项目建设节约了3个月时间,目前施工设备已进场。”该项目负责人李永能对里水政府高效服务连连称赞。
这是里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的缩影。今年以来,里水在“项目大攻坚”“服务大提升”“聚力促发展”等方面持续加码。为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到企业,里水成立了金融协会筹备委员会,力争推动2023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200亿元。截至2023年2月,里水镇贷款余额430.6亿元,同比增长40.5%;新增贷款企业315家,其中中小企业241家。
坚定“制造业当家实业者当红”,里水拼项目、拼服务、拼速度,凝聚全镇力量、链接各界资源,奋战在春天里,全力以赴拼出一季度“开门红”。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郭璀杜海文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