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大学生获评全国“见义勇为勇士”
里水武术文化底蕴深厚,武德精神厚植梦里水乡文明乡风

■邓锐涛从小练习跆拳道,深受武德精神熏陶。(受访者供图)

■里水派出所民警联合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里水分队到宏岗村巡逻。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摄

■里水展旗楼陈列着有关清代武术“大咖”姚大宁的介绍展板和展品。(资料图片)
3月27日,中央政法委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广东省共有2人上榜,其中来自里水镇邓岗社区的大学生邓锐涛上榜。从小习武的他,深知“习武先习德”的道理,因此也有了舍身救人的见义勇为之举。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里水武术文化底蕴深厚,滋养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武术能人。经过挖掘、传承和创新武术文化,武德精神已然唤起了里水的文明乡风。
见义勇为的坚定源于
“习武先习德”
2023年1月1日16时许,里水镇邓岗社区发生惊险一幕。居民叶某英怀抱婴儿与10岁的女儿杜某莹在街上散步,10岁的女儿突然遭遇一名黑衣男子无故殴打,叶某英大声呼救。但黑衣男子紧追不放,继续对倒地的母女三人实施殴打。
当时路面人烟稀少,情况紧急。就在这危急关头,驾车途经的邓锐涛第一时间拉开车门冲上前,及时将黑衣男子紧紧压在身下控制住,阻止其施暴行为,避免母女三人再次受到伤害。
谈到当时见义勇为的场景,邓锐涛表示自己当时只是想着快点、再快点,希望能用最快速度救下那名小女孩,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仍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邓锐涛的这份坚定,源自从小的武德熏陶。母亲为了让他能保护自己,带他学习跆拳道和散打搏击,父亲也一直教他要做一个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他人的人。邓锐涛大学就读于韶关学院体育学院,长期训练锻造出过硬的身体素质。
得知自己上榜“见义勇为勇士榜”,邓锐涛感到十分荣幸,表示今后将继续积极弘扬武德精神,为社会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武德精神唤起里水文明乡风
未曾习武先习德。邓锐涛的英勇事迹,正是武德精神传承发扬的生动写照。千百年前,武德精神早已在梦里水乡沃土上落地生根。
里水古代最为人熟知的武术“大咖”,是白岗社区大文教村人姚大宁。凭借一招“魁星踢斗”,他成了清代广东最后一个武状元。受人景仰的不仅是姚大宁的高超武艺,也包括他的人格魅力。据载,姚大宁在京城暂住期间,经常周济有困难的朋友。有一个始兴人,在京城去世,无亲人照料。姚大宁与其非亲非故,仍然筹资厚殓此人,并扶榇南归,人们都称赞其乐善好施。
如今,里水展旗楼的三、四楼展厅,放着关于姚大宁这位里水传奇人物的介绍和相关物品展示。姚大宁的形象还被塑造成里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代表人物“大宁兄”,成为文化传承印记,引领一代又一代里水人见贤思齐,感悟个中的武德精神。
在武德精神熏陶下,里水武术不断传承发展。佛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沙白眉拳,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2019年,里水北沙白眉拳传承人黄裕兴参加珠江形象大使评选,在才艺对决舞台上,黄裕兴化身“功夫少女”,将白眉拳与舞蹈结合,为观众展现了别样的北沙武术。此外,黄裕兴通过开展公益夏令营等活动,向小朋友传承里水武术文化,讲好家乡故事。
此外,白眉拳还走进了校园。自2012年起,“白眉拳”第八代传人、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新健在麻奢小学担任武术教练传授白眉拳。黄新健与其他教练共同改编了一套“白眉十字拳”,以课间操形式进行推广,逐渐成了中小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的特色路径。麻奢小学也因此成为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为让武术成为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的“真功夫”,里水镇还积极汲取民间武术精髓,依托宏岗信义堂组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里水分队,以“功夫角”为基点建设最小应急单元,以“功夫师傅”为牵引,将传统武术融入警队日常训练中,以“功夫大使”为媒介,推选武术大师担当禁毒、反诈等形象大使,鼓励习武人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造具有里水特色的平安建设之路。
接下来,里水镇将通过活化姚大宁故里文教村及名人美德故事、推进鲁岗村五郎八卦棍项目申请非遗、挖掘金山寺遗址打造武术文化高地等一系列计划举措,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质,“武”动善美里水。
文/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