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党支部共联共建 帮镇扶村抱团共赢
三个联建工作队创新实施“七个一”,推动肇庆德庆县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三个工作队参观肇庆德庆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旅项目。

■驻凤村镇、官圩镇和悦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进行共联共建协议签订。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驻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官圩工作队”)与驻德庆县的多个帮扶工作队开启临时党支部共联共建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工作队2+3共建(即官圩镇+回龙镇两队共建、官圩镇+凤村镇+悦城镇三队共建),推动资源共享、渠道共拓、经验互动、优势互补、数据互通,实现队与队之间的抱团合力,推动德庆县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促进多方共赢发展。
创新实施“七个一”党建共联共建
近日,官圩工作队与驻德庆县凤村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凤村工作队”)、驻德庆县悦城镇帮扶工作队(下称“悦城工作队”)进行临时党支部三方共联共建协议签订。
凤村工作队由广东省水利厅牵头组团,官圩工作队由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政府牵头组团,悦城工作队由肇庆市水利局牵头组团。三队共建,将通过开展“七个一”党建共联共建活动,发挥省直单位、佛山市以及肇庆市三方力量,推动德庆县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个一”党建共联共建包括共同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1次互动交流活动、1次消费帮扶活动、1次防返贫走访活动、1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1次工作队培训活动,以及实现落地1批三方共建发展项目。
三个联建工作队融合三镇的资源优势和帮扶经验,近日已就产业发展开展互访交流,提升彼此的帮扶能力,有利于形成合力打造乡村振兴帮扶的示范样板。
官圩工作队此前已开展工作队共联共建探索,与驻德庆县回龙镇工作队进行两队共联共建,以佛肇两地力量融合推动德庆县乡村振兴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
回龙镇是德庆县种植小黄瓜的主要产区之一。官圩工作队今年积极配合官圩镇政府,将小黄瓜种植作为产业帮扶项目之一。官圩工作队和回龙工作队的共联共建以产业合作为切入点,以镇镇联合的方式打造小黄瓜种植示范项目。目前,官圩工作队已组织一批小黄瓜种植户到回龙镇学习交流种植技术,而回龙工作队也安排了有经验的种植户到官圩镇指导种植技术,两地的产业交流更为深入。回龙工作队队长梁家湘表示,官圩与回龙工作队以同一产业为依托的共建,能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共同帮助德庆县将小黄瓜产业发展壮大。
互访交流帮扶经验收获大
官圩工作队、凤村工作队、悦城工作队启动共联共建后,积极开展了多方面帮扶内容的交流学习。
在官圩镇的五福村山地荔枝产业示范基地和胜敢村鸳鸯桂味荔枝种质资源苗圃基地,凤村、悦城工作队深入了解官圩工作队实施的1+4+N产业帮扶布局模式,即以1个工作队自营实践小黄瓜种植产业基地、4大荔枝基地产业拼图和包括仙罗碾米厂、民生小黄瓜基地在内的N个特色产业项目以及N个帮扶农户种植产业推广项目作为产业发展重点,推动官圩镇产业发展。借助里水镇的帮扶资金,官圩镇产业发展布局初具成效,还建设了一批路灯,完善基础设施惠及广大群众。
在凤村镇,联建工作队学习了德庆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农旅项目、永播凤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及时光之禄图书馆公共服务项目经验,大家均表示有很大启发。
走进悦城镇罗洪村的连片农田、南山村乡村风貌提升点示范项目,联建工作队成员非常认可当地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验以及成立农机助农服务合作社,引入粮食烘干区域中心、大米加工厂和农产品展销中心并打造万亩丝苗米产业园等经验模式。
“三个工作队的工作模式各有亮点,各有资源渠道,可以相互取经优势互补。”凤村工作队队长韩长峰认为,官圩工作队依托既有资源做大做强荔枝产业迅速提升帮扶成效;凤村工作队依托肉桂产业、现代农业以及光伏项目实现农户增收,并投入资金完成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悦城工作队以水稻种植为产业重点进行布局,三个工作队推动的产业实行错位发展,资源互补融合后可有效推动帮扶工作做得更扎实。
悦城工作队队长梁健国则认为,悦城镇有优质的连片大面积农田,正在推动打造大米品牌,可与凤村、官圩两队一起发展相关产业,在省里、佛山和肇庆等地共同开拓渠道,互惠互利。
官圩工作队队长马卫国表示,接下来三个联建工作队将陆续开展更多共建活动,例如组织村干部互访、共同开展培训以及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多方面深度交流,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罗俊浩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