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2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梦里水乡

    • 坚持科创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 “顶级大脑”进驻为南海中医药产业“开方”
    • 社区威水史逐一话你知
    • 致富“蓝”不住喜上“莓”梢来
    • 千万消费券火热派发中

    第02版:一周时政

    • 宏成合创二期开拆打造高端创新智慧产业园
    • “顶级大脑”来添“柴”“熬”好里水中医药产业

    第03版:特别策划

    • 里水科创为何能频频突围?

    第04版:重点关注

    • 9个大健康创新项目“找娘家”
    • 里水有轨电车土建施工稳步推进
    • 里水派发千万元消费券

    第05版:融爱社区

    • “双百”社工托起残障青年“校园梦”
    • 社区好多威水史导赏员逐一话你知

    第06版:社区视窗

    • 小村落来了“金凤凰”科技“种田”花香果甜

    第07版:左邻右里

    • 历时两年画出里水版“清明上河图”
    • 继承开始后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 “最萌代言人”讲述家乡故事

    第08版:郁水物华

    • 在文艺作品中遇见梦里水乡
    • 走在桂花飘香的富寿公园
    • 夜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05:融爱社区

社区好多威水史导赏员逐一话你知

河村社区以文化传承推动社区共治

2023年02月28日

    ■河村社区导赏员向青少年介绍河村历史文化。

    ■社工和志愿者入户向居民了解河村历史。

    “一般祠堂只有一个门口,而吴氏世祠跟旧时衙门一样有三个门口,因此得名‘官衙祠堂’。这是因为吴家一族曾经功名显赫,希望这里既是宗祠,又能体现出官家气派。”周末,里水河村社区导赏队队长陈超红给社区青少年介绍吴氏世祠的来历。

    里水河村社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着传颂“一门四进士,四代六乡贤”故事的吴氏世祠,也有书写着“旗峰远壮元戎府,濛峡宏开一洞天”历史的主帅庙等。

    2022年,河村社区依托善治里水创益基金支持,开展社区文化传承项目,通过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保育方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文化传承和创新工作,走出了一条“文化调研”“文化记录”“文化研讨”“文化导赏”的文化传承之路。

    在此过程中,凝聚起一群群社区“热心人”,办成了一桩桩社区“难事”,形成了以文化力量推动基层善治,齐心共建“善美里水”的生动局面。

    走访挖掘河村文化历史

    自该项目引进后,社区党委和执行机构北斗星社工调查发现,居民对社区历史文化认识普遍不足。

    文化故事的调研和记录是文化传承的基础。于是,社工和志愿者积极挖掘社区文化故事,了解到很多土生土长的河村长者在多年耳濡目染下知道很多河村历史,特别对历史建筑的典故来历熟知一二。因此,社工以这部分长者为切入口,通过走访6个村小组,访谈了吴以结、黄灿辉等40余名长者,收集了一批史料、文化、习俗等方面信息,整理成“河村村名的由来”“吴氏世祠”“主帅庙”等社区故事10余篇。

    “这个祠堂是河村最大的祠堂,也是有着‘一门四进士,四代六乡贤’美誉的吴氏世祠……”走进河村社区的各个景点,可以看到吴以结常向居民讲述河村历史。数十年的钻研和积累,吴以结对河村历史如数家珍,称得上河村行走的“历史教科书”。

    “我对社区历史文化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平时有空就会看《郁水物华》《南海县志》等记载着历史的书籍。”吴以结说。

    黄灿辉是河村一名老党员,曾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工作。退休后,他回到家乡河村,着手重编族谱工作。他四处收集资料,邀请学者共同研究,在准确了解情况后,对族谱进行修改和完善。“重编族谱是为了方便寻根的人来查询,也想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历史的变迁。”

    经过走访挖掘,社工掌握了大量关于河村的文化历史素材。整理成故事后,大家希望有更多河村人讲好河村故事,于是想到了设置导赏路线,组建导赏队伍来传播的方法。社区随即召集社区党委、文化学者、党员、乡贤、志愿者召开集思会,讨论规划文化传承服务,根据路程远近、导赏点的特色,最终围绕祠堂文化、村史发展、传统元素三大要类,确定了2条文化导赏路线。

    建队伍讲好河村故事

    导赏路线确定后,河村社区积极挖掘培育了一支由本土长者、青少年等15人组成的社区文化导赏员队伍,促进实现居民骨干从“参加者到服务者”的转变,通过专业培训,导赏员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在各自分工岗位上大胆实践,现已多数能脱稿讲解。导赏活动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河村历史文化,也提升了导赏员的自我认同感。

    导赏队队长陈超红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河村人,也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不仅一直协助文化挖掘工作,还乐于参与服务。在建设村史馆时,陈超红主动前来询问建设进度,还捐出家里珍藏多年的收音机、瓷碗等旧物作为村史馆的展品,拍摄视频向更多人介绍河村文化。

    除了组建导赏队、绘制社区资源地图等线下传播途径外,河村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每日一封面故事”,开展“我最喜爱的河村故事”点赞活动、组织文化微视频比赛等线上宣传。

    参与者霞姨表示,在河村住了20年,第一次这么认真了解河村文化,主帅庙的故事十分吸引她,通过活动开阔了眼界。

    推动“善美里水”基层治理建设

    2022年,里水提出建设“善美里水”,聚焦青少年、家庭和社区三大领域,统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将党建引领、文化引航、志愿引导融入其中,围绕“善美少年成长、善美家庭培育、善美社区共建”三大主题,开展“十美”系列活动,囊括一百多个服务项目,力争将“善美里水”打造成基层治理的一大品牌。

    其中,“善美社区共建计划”聚焦熟人社区建设、居民归属感提升、文明风尚传播,举办社区邻里文化节,挖掘和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社区特色文化,开展各类榜样人物评选活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在“善美里水”建设的指引下,河村社区以文化传承项目为抓手,搭建了一个文化保育服务平台,回应社区文化传承需求,既涵养了居民情操,弘扬了家庭和美家风,营造出浸润浓厚文化的社区氛围,让河村人爱上河村,讲好河村故事,传播河村正能量,也让社区文化得到有效传承,进一步推进了基层治理,让居民参与共建善美社区。

    例如,为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河村社区通过集思会,居民骨干共商共议共行动,总结归纳出河村“爱国爱家好读书”的精神文化内涵,结合该精神,河村社区开展了亲子共读打卡活动,凝聚了一群社区“热心人”“读书人”,还动员了党员、亲子家庭,对社区内的旧墙进行美化,近期还计划参与改造社区“四小园”,得到了广大居民积极响应。

    居民蒲凤萤表示,通过亲子共读和文化传承,不仅传播了爱读书的精神,也让孩子和家长间有了更多互动和沟通,在完成亲子共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孩子传播河村“爱国爱家好读书”的精神文化,大家对河村社区的归属感大大提升,文明风尚广泛传播,家庭关系更和谐了。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通讯员罗淼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