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金利社区集约农地发展现代农业
小村落来了“金凤凰”科技“种田”花香果甜

■里水集约农用地打造了万顷园艺世界等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天俐生物的“种子银行”,培育了上万株珍稀品种。

■万顷园艺世界种植的百合花。

■灏岚农业蓝莓种植产业园种植的蓝莓。
陈家俊摄

■广东灏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洁介绍蓝莓种植情况。

■天俐生物搭建近7000平方米温室大棚,研发珍奇有趣的兰花新品种。
一朵朵蓝莓花洁白透亮,娇艳欲滴,一颗颗饱满的“蓝精灵”挂上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果实。当前,位于里水镇金利社区的灏岚农业蓝莓种植产业园迎来丰收季,蓝莓总产量预计超105吨。
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一直被认为不适宜产业化种植蓝莓。该产业园自签约落户金利社区后,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实现蓝莓规模化、科技化种植,2月率先上市,抢抓市场空档期。同时次果率不超于2%,果径都在18mm以上,最大可达35mm,堪比手表表盘大小。
现代化种植蓝莓,是金利社区第一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这里还拥有万顷园艺世界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培育出全国闻名的百合、蝴蝶兰、锦鲤品牌。该社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集约土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运用现代化技术培育优质蓝莓
蓝莓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果品”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人类最佳营养价值十大产品”中唯一的水果。
市面上的蓝莓大部分为传统露天种植的地栽蓝莓,我国北方一带为主要产区,另有部分产自南美秘鲁及智利等国家。华南地区土壤构成主要为红壤土、黄壤土和水稻土,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且珠江流域降雨量大,空气温度高,易积水,夏季高温,一直被认为并不适宜产业化种植蓝莓。
“传统技术种植的蓝莓无法避免土壤中的有害物和重金属,遭受酸雨、空气尘埃的侵蚀,生长环境基本是顺其自然,因此水果品质难以保证。”广东灏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洁表示,园区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日远教授团队科研成果,并采用钢架覆膜大棚、无土基质单苗盆栽、全自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等现代化种植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外在不利因素,确保每棵果苗各生长阶段需求的微量元素得到精准控制,实现蓝莓的果径、口感、甜度、爽脆度按需调整。
通过现代技术培育出来的灏岚蓝莓,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果径、口感、甜度、产果期对比传统蓝莓均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李嘉洁说,每年4月到9月,国产传统蓝莓集中上市,6月到12月,南美智利、秘鲁等进口蓝莓上市。灏岚农业的蓝莓2月率先上市,抢抓市场空档期,上市不到一个月,目前在佛山的零售数量已突破500千克,预计还有超5000千克高端蓝莓发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
集约农地规模化栽培高产值作物
灏岚农业蓝莓种植产业园所在的金利社区,是里水北部的农业大村。十多年前,金利社区开启农业转型升级之路,其辖下的万顷园艺世界是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出世界知名的香水百合、蝴蝶兰、锦鲤等品牌,带动土地租金从500元上升至3000元,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
在万顷园艺世界的入口处,长屋花房和兰花街成为人们游玩的新去处。人们在这里喝咖啡、买鲜花,度过休闲周末。
万顷园艺世界邻接广州白云区和花都区,地势北高南低,逢雨必涝,早年被称为“万顷洋”。上世纪80年代,这里耕作条件恶劣,无路、无桥、无电、易涝。基础设施薄弱,大灾小灾不断,农民厌耕情绪严重,只好将土地租给外地人种植耐涝的香蕉,租金每亩五六十元。
金利社区配合省、市、区、镇工作部署,集约土地成立万顷洋现代农业示范区,采用高效水利工程设施和管理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万顷洋原先恶劣的耕作环境,昔日容易水浸的万顷洋实现“渠相连,路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田成方”,为营造优质农业生产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推行企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后,万顷洋现代农业示范区从单纯种植蔬果,升级为种植高档花卉、养殖观赏鱼等产值较高的作物,名字改为万顷园艺世界,引进一大批特色农业企业。如今,这里还是广东首个农产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花卉园艺企业纷纷“触网”“出海”,抓住农产品电商的风口,利用新媒体商业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推广产品,拓宽销路,第一产业插上了腾飞翅膀。
走出一条产业带动的文旅融合之路
小村落来了“金凤凰”,金利社区的农业产业升级有了突破方向。在龙头项目的带动下,这里成为全国各地追梦人创业致富的乐土。
在金利社区的天俐生物,内藏有超1000种来自各国的优质兰科植物原生种、野生种、珍稀种。漫步在种植大棚里,暗香浮动,一株株珍稀的兰花品种,让人目不暇接。
负责人施梃灏来自香港,2016年,他将种植场从顺德搬到万顷园艺世界,租用金利社区的农地,搭建近7000平方米温室大棚,主要做组培实验室,研发培育珍奇趣味的兰花新品种。目前,天俐生物每年都有数十个新品种面世,市场也越做越大,天津、山东、香港等地的经销商络绎不绝,已培育出上千个新兰花品种推出市场,珍奇类兰花年产量超6万株。
金利社区农业发展注重“外引”,还着重“内培”。该社区的特色农产品“灶岗番薯”在本土家喻户晓,还远销全国。社区种植番薯总占地面积约22公顷,“双皮黄”品种香甜软糯,口感优良,销路很好,年产值约400万元,“里水灶岗番薯”已成为南海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对象,正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金利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以土地租金和基本农田补贴为主,农用地分散化、碎片化制约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农田租金收入少、土地效能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突出。社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集约了超133.3公顷(2000亩)农地,聚力打造现代农业,如今连片租给大型农业企业,租金得到大幅提高。
以“花”“果”“番薯”为媒,金利社区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的文旅融合之路。每年年底,“百花盛宴”都会在此绽放,游人如潮。据不完全统计,连续举办十届的百合花文化节,已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如今,万顷园艺世界成为里水旅游打卡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而每到番薯成熟季节,总有一大批亲子家庭来田间享受农家乐,亲近大自然。
对里水来说,农业发展正从“传统”迈向“现代”。里水是农业大镇,也是工业重镇,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超千亿。特色农业产业是里水重要优势产业之一,多个农业龙头企业进驻后,更是为里水农业转型升级打开广阔天地。接下来,里水将按照“一心、五带、十园”农业产业布局,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打造集休闲、文化、生产、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里水样本”。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汤广照廖玟婷(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