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市域社会治理善治学堂开班
基层干部“充电”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基层工作者共同探讨社会治理问题。
珠江时报讯(记者/邓施恩通讯员/谭悦斯摄影报道)6月15日,里水镇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善治学堂第一课专题培训课程,旨在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提升基层工作者社会治理实践能力。
里水镇委副书记陆锹晓表示,当前里水镇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但随着时代发展,以前的工作经验、方法已逐渐不适应社会变化,这倒逼了基层干部要与时俱进,甚至要走在问题的前面,培育对社会治理问题的前瞻预判能力。因此,各学员要提升思想认识,通过参加善治学堂提升本领,切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增强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基层工作者要学什么?培训班中提出,一是学习处理问题的手段。在处理社会治理问题时,要因人而异、因事施策,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标本兼治;要以搭建协商议事平台为抓手,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水平;要以“党员+社工+志愿者”为抓手,激发基层新活力。
二是学习宏观的顶层设计。立足于村(社区)、职能部门的不同职能特点,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行整体规划;树立民生无小事的思想,坚持民生优先、稳定优先,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和谐稳定。
三是学习典型培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里水镇打造出一批社会治理案例品牌,村(社区)要对照标杆,借鉴学习,实现点上突破、面上铺开,职能部门则要学习挖掘特色亮点进行提炼推广,促进镇内社会治理水平整体提质增效。
随后,里水镇社会治理善治学堂开启第一课。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张青作《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与发展》专题讲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能力体系建设、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员推动社会治理协同创新,带动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此次“善治学堂”为期三天,将邀请来自广东省委党校、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社会治理专题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