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耀:立志把广记烧腊卖向全球


【人物档案】
姓名:陈海耀
工作单位及职务:广东广记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采购经理
获奖类别:崇德守信

■陈海耀(左一)和父亲陈永华向市民介绍广式烧腊制作技艺。

■广式烧腊代表制品,包括烧猪、叉烧、烧鹅、烧鸭、烧排骨等。
编者按
近日,里水镇十大“青创先锋”出炉,评出“崇德守信”“勤学有为”“爱岗敬业”“振兴先锋”“创新创业”五个奖项类别共10名对象。珠江时报记者走近十大“青创先锋”,为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今年5月,位于里水镇官里路边的永华大厦正式投产,这个由广东广记食品生产有限公司(简称广记食品)投资超6000万元的全新自动化厂房,将在行业内率先引入热保鲜技术,同时铺设全国烧腊销售网络,推动里水老字号广记烧腊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作为广东广记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采购经理,陈海耀跟随父亲、广记食品董事长陈永华学习烧腊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并遵循“做好食品,做良心食品”的生意经,诚信经营,使广记食品深受市民欢迎。未来,陈海耀将努力让广记食品“麻奢广记”品牌成为广式烧腊的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品牌。
用科技打造良心食品
广记食品扎根里水多年,10年前就在里水食品集中加工中心设有工厂,如今年产值超过1亿元。新投产的永华大厦总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拥有7个大型现代化车间、多条半自动化生产线,预计未来年产值将达6亿元。
走进里水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的广记食品厂,办公室的监控平台清晰看到工厂各车间生产情况。陈海耀指着大屏幕不无得意地说,工厂里有100多支摄像头,24小时与食药监局连网,生产情况一览无遗,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陈海耀一直坚持用科技为良心食品保驾护航,其中最让他得意的是工厂里的消毒系统。
2015年,南海食药监局在全省首创《南海烧腊》联盟标准,而广记食品早已在标准之上,工厂采用全中央净水设备过滤,使生产用水达到直饮标准,远高于行业标准;中央消毒系统每天定时2次消毒,保障食品安全;工厂有100多支摄像头,24小时与食药监局连网,这些摄像头遍布工厂每个角落,车间生产环节全部透明化,实现了阳光车间。匠心营造安全、放心的绿色产品,被食药监部门评定为“食品生产安全示范单位”,“广记烧腊”是广东本土烧腊老字号品牌,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作为公司采购经理,诚信经营,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至关重要。陈海耀给记者展示了“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验合格证明”等进货凭证,力证广记食品从产品生产源头把好质量关。
广记食品设置了厂长——质量负责人——生产技术部、质检部、办公室三级监督机制,以质检部为例,设置原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化验室等环节,制定了《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规定采购检验或验证的项目,检验员负责按要求对采购的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物料进行检验或验证,保证物料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和手续。
甘当烧腊文化传播者
如今,广记烧腊不仅供应佛山本地,也是广州地区烧腊的一大来源,广记食品正在布局烧腊全球销售,通过半成品生产配送能使烧腊在北京、上海及海外等城市发扬光大。
走进里水新兴路的广达记烧腊快餐店,备料区明厨亮灶,一字排开的6台小型烧炉十分醒目,透过玻璃窗可见烧鸭、烧鹅、叉烧在火红的电炉中旋转,炉子上有一块触摸显示屏,根据不同的食材分别设有不同的程序,备料员只需将半成品挂入烧炉,按照不同的食材启动相应程序即可。
为了让烧腊实现标准化生产、销售、烤制,陈海耀专门定制了一款燃烤炉,有了这套设备,烧腊半成品就可直接配送到客户的大型饭堂,饭堂可根据需求随时烤用。
“这些半成品重量上下只能差100克。”陈海耀介绍,统一半成品的规格是标准化的第一步,其次是控制好不同食材的温度。对于顾客来说,现烧即售可以品尝到烧腊刚出炉的最佳口味,全冷链配送和“明火”淬炼也保证了食品安全;对于商家来说,不再需要提前一天向烧腊工厂订货,只需根据客流量提前一小时烧制即可,真正按需烧制,保证成品不隔夜,餐餐新鲜,也避免了被烧腊师傅技术左右口味的窘况。
广记食品还联合一家科研公司研发了热保鲜技术,将应用到新工厂中。未来该企业的烧腊产品将能在常温下运输到各地,不需添加防腐剂等添加物,可常温保存30~90天,而且可保持食材的口味、口感,将大大方便各地消费者尝鲜。广记食品正在申请ISO22000和HACCP认证,未来有望将烧腊销往港澳地区及出口国外。
对于陈海耀而言,烧腊不仅要卖全球,更要将烧腊文化传播开来。目前,广记食品的“广式烧腊制作技艺”入选南海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李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