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1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用五年时间打造“青春追梦人”品牌
    • “小绿车”进厂企接种服务零距离
    • 里水获授广东省象棋之乡
    • 双皮黄番薯如何继续甜下去?

    第02版:一周时政

    • 推广好家风 营造好乡风
    • “小绿车”进厂企 接种服务零距离
    • 尽快完成自查自改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 智慧图书馆做阵地引导孩子多读书
    • p36

    第03版:重点关注

    • 足球少年展风采 绿茵场上争高下
    • 里水获授广东省象棋之乡

    第04版:特别策划

    • 37载教研相长 带徒弟携手筑梦

    第05版:左邻右里

    • 每天巡查找问题 圆桌议事促治理
    • 村民上课学讲赤山好故事
    • 代理公司少报数据企业违法被罚过万

    第06版:乡村振兴

    • 双皮黄番薯如何继续甜下去?

    第07版:里水影像

    • 和顺文体公园 滨河美景 健康生活

    第08版:生活+

    • 不是重点人群也要打加强针吗?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 电子驾驶证推行热点问题全解读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1:要闻

里水镇团代会总结过去四年成绩,部署未来五年发展工作

用五年时间打造“青春追梦人”品牌

2021年12月14日

■里水镇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第六次代表大会。

■在2021里水镇公益游活动中,团员们重温入团誓词。

12月10日,里水镇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第六次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共青团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第六届委员会,杜坤当选为第六届委员会书记,魏捷、李婉瑜、陈剑华为副书记。

会议总结了过去四年共青团南海区里水镇委员会工作,并部署未来五年共青团发展工作。未来五年,团里水镇委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前进动力,以“梦里水乡”品牌建设为目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整合多方资源,持续性、高质量开展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和服务社会工作,打造“青春追梦人”青年品牌,实现共青团工作新的跨越。

引导青年参与服务反哺家乡

会上,里水镇副镇长杜坤作了主题为《践行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为建设“梦里水乡湾区名镇”砥砺前行》的工作报告,来自全镇各行业、各村(社区)、学校的青年团员代表现场聆听了工作报告,共同畅想未来的发展。

过去四年,共青团里水镇委员会(下简称“团镇委”)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佛山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光荣称号,里水河村社区团支部荣获“广东省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杜坤表示,过去四年,团镇委坚持党建引领,升华青年思想格局,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学习宣讲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团课、“燕归水乡,青创田园”主题团日等,让里水青年紧紧围绕在党的身边,思想进一步提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团镇委组建青年战疫突击队,动员1220多名大学生协助村居开展防疫工作。其中,南海十大杰出青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95后”护士陈铭乐参与了佛山首批援鄂队伍。在鲜花销售受到影响时,团镇委组织300多名志愿者协助花博园和万顷洋两大园区的商家开展销售、维护、打包及线上直播等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全镇累计参与防疫志愿服务10250人次,服务时数达7.6万小时;参与协助疫苗接种志愿服务648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4.2万小时。疫情期间发动青商会员及青年团员募集防疫款物超100万元。

四年来,团镇委提供近320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岗位,开展多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培训、乡情教育系列活动。开展“梦里水乡湾区名镇燕归桑梓创业家园”青年人才招聘会,每年向青年人才提供近1000个就业岗位,通过开展“乡创人才培养计划”“新乡贤培养计划”“燕归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引导青年人才热爱家乡、扎根家乡、反哺家乡。

志愿服务方面,团镇委全力打造“全民义工幸福家园”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城乡融合·全域服务”计划。截至目前,全镇共有注册义工2万多名,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98支,涵盖便民服务、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急救培训等。通过链接和整合多方资源,依托四大志愿V站,提供恒常化志愿服务1000多场次,服务群众超35万人次。

让青年更有志更有得更有为

会议提出,未来五年,团镇委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前进动力,以“梦里水乡”品牌建设为目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整合多方资源,持续性、高质量开展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和服务社会工作,打造“青春追梦人”青年品牌,实现共青团工作新的跨越。

具体而言,团镇委将坚持思想引领,让青年更有志;提升服务水平,让青年更有得;推动高质量发展,让青年更有为。广泛发动各级团组织书记、团干面向团员青年开展党史主题团课,搭建共青团资源库,加强团属阵地的软硬件配套,加快推动里水镇青少年文化宫建设,推动优秀青商企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提升青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这一核心主线,深入推进“命脉工程”“两新”组织建团工作,扩大对新兴领域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继续实施“燕归计划”项目,以里水青年乡创实践基地为中心,引导青年从思想上回归乡村,身体力行参与乡村建设,助力里水打造成为广佛制造业人才集聚高地。

杜坤向全镇青年发出倡议,深刻认识里水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一步提升格局和眼界,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并做到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拒绝躺平、拒绝佛系、拒绝推诿,远离庸懒散奢拖;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重大任务面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助力“梦里水乡 湾区名镇”建设

里水镇团代表、旗峰中学学生周欣悦对参加此次团代会十分荣幸,直言倍受鼓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里水青年,要用执着捍卫里水信念,用行动树立道德风尚,用拼搏筑起责任担当,用勤奋激发自身潜能,共同创造里水未来。”

里水镇团代表、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泓业表示,参加此次团代会收获很多,感觉到里水青年团员有活力、党建带团建工作有实效。

魏捷表示,团代会为今后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里水正全面建设“梦里水乡湾区名镇”,需要青年助力,接下来要把团的基础工作做好,带领全镇青年不忘初心,干出青春成绩,营造全镇关心青年发展的氛围。

共青团南海区委员会书记江启祥高度肯定了团里水镇委过去四年的工作,认为团里水镇委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发

展、基层社会治理等大事要事中积极贡献青年力量,涌现了大量优秀团支部和团员,成为南海区团工作的尖兵先锋、典范标杆,有力推动南海共青团工作在佛山乃至全省走在前列。

江启祥表示,市、区发展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各级团组织必须把握好共青团工作方向,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勇挑重担,善作善成,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里水镇党委书记黄伟明对全体青年和团组织提出了三点希望:切实加强团组织建设,切实找准共青团的工作定位,把握准新时代的工作方法。他表示,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让团组织活起来、让青年动起来,积极动员青年团员参加团组织活动,“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希望里水的青年能够在这伟大的时代找到自己对应的角色,努力为南海和里水的发展作出贡献。”

回顾过去四年亮点

●团镇委先后获评“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佛山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

●河村社区团支部获评“广东省红旗团支部”

●高质量发展青年团员1569名

●完成“非公建团”企业57家

●建成志愿V站4个,职工家2个,创思驿站4个,青少年乡创实践基地1个,团建示范点6个

●动员1220多名大学生协助村居开展防疫工作

●全镇累计参与防疫志愿服务10250人次,服务时数达7.6万小时

●参与协助疫苗接种志愿服务648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4.2万小时

●疫情期间发动青商会员及青年团员募集防疫款物超100万元

●开展青年人才招聘会,每年向青年人才提供近1000个就业岗位

●依托四大志愿V站,提供恒常化志愿服务1000多场次,服务群众超35万人次

【展望未来五年发展】

坚持思想引领,让青年更有志

●坚持“青年大学习”行动,广泛发动各级书记、团干面向团员青年开展党史主题团课

●深化“党建带团建”这一核心主线,深入推进“命脉工程”、“两新”组织建团工作

提升服务水平,让青年更有得

●继续推进“英才计划”实习活动,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实施“燕归计划”项目,助力里水打造成为广佛制造业人才集聚高地

●探索志愿服务线上阵地,实现“网络志愿”智能化●搭建共青团资源库,加强团属阵地的软硬件配套,加快推动里水镇青少年文化宫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让青年更有为

●继续联合策划“逐梦计划”行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咨询指导

●制定新乡贤培养计划、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分享,加强镇街青商会互访交流,组织青年企业家开展专题考察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朱嘉泳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