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创新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走、往实走,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惠民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4月19日,里水镇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陈家俊摄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摄

■里水镇鹤峰村村民在榕树头下看《先锋月报》。 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摄

■里水镇河村社区亲子共学党史。黄振露摄
“利用‘微广播’平台,用粤语讲好党史故事,对村民来说,这种形式非常好”“群众点单,党委买单,需要好好总结,全区推广”……近期,南海开展了一场深入基层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调研,在里水镇村(社区)调研时,调研组点赞了里水的创新做法。
深学细悟践初心,真抓实干开新局。今年以来,里水镇掀起了一场党史学习教育热潮,镇党委班子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深入村(社区)听民意,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开创“梦里水乡湾区名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倾听群众心声事事皆有回音
“这是好事,一定支持”“回去要做好群众沟通工作”……5月25日下午,里水镇鹤峰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会议室里,一众党员、股东代表、五好文明户代表正在与鹤峰村党委书记高家安热烈讨论,积极为家门口将要建设的主干道出谋划策。
鹤峰村规划建设的“四横四纵”路网,其中规划的一条纵路连通高边、鹤峰、岑岗三个经济社,与现有路网形成一个闭环,这条路建成后将大大方便村民出入,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群众又是怎么看待这个规划呢?
为了收集大家的意见,鹤峰村党委利用“党建星期二”契机,组织了高边经济社涉及修路用地的周一、向阳两个党群小组沟通,统一大家的意见后,再由小组成员回到村里向群众做好宣传沟通,为道路建设打下基础。
在鹤峰村,涉及村民利益的每一个项目,党员群众从项目规划开始就参与,提意见给建议,为村党委做决策、推动项目提供精准的方向及强大力量支持,同时也让村务真正实现公开透明。
针对群众的意见与诉求,鹤峰村党委的回应也做得非常细致。记者在鹤峰村5月16日印发的“村报”《先锋月报》上看到,“回音壁”栏目将近期村民反映的15个热点问题罗列了出来,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也一一回复展示。这不仅搭建了村委与村民沟通的平台,更让村民们深深地感受到村委、干部对群众意见的重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鹤峰村党委始终相信,做好群众的工作,才能做好一切工作。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受洗礼、有提升,同时也要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这是鹤峰村实现党群一心的关键所在。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鹤峰村以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制度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以高度责任感参与村务工作;开展“五好文明户”评选活动,评出一批文明户,树立学习榜样;出版“村报”“年鉴”等村内阅读刊物,打造村民专属的宣传阵地,分享村民好故事,曝光不文明行为,提升村民的团结意识,提高全民素质。
◎群众有诉求党委来买单
党史学习教育重在知行合一,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里水镇河村社区就有效地将党史学习教育、服务群众、办实事融合起来。
近两个周末,河村社区党员陈超红很忙,她跟着老师学会了化妆,还与幸福院的社工到村里为长者开展义剪活动,一边学习技能,一边服务村民,充实有意义的生活让她感叹:很幸福。
陈超红是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常客,对这里的服务功能了如指掌。这里开展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她积极参与,还让她成为了党群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长者想学化妆、年轻妈妈想学烹饪、小朋友想学垃圾分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河村社区党委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让干部、党员深入联系群众,收集群众问题与意见,并及时将一件件惠民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有了这个平台,居民欢聚一起学习,可提提意见,可宣传政策、村务,一举多得!”河村社区党委副书记刘醒仪认为,河村社区致力塑造“文明窗口幸福河村”品牌,党群服务中心就是文明、幸福河村的重要窗口。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村社区党委结合实际,确立了“彰党性”“活联系”“乐参与”三步曲,通过打造一支部一特色主题活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等提升党员党性修养,通过党员户联系、党员服务岗及街坊交流会等活化党群联系,通过党员服务日、党员助振兴等鼓励党员参与治理,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融合起来。
“民生无小事,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才是幸福河村最好的保障。”河村社区党委书记张永祥表示,河村社区五件实事近期正在陆续推进中,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其中惠及全社区居民的公园足球场跑道改造项目,正是回应居民共同诉求的一个重要实践。
◎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
居民反映的五个问题,变成河村社区党委明确要为群众办好的五件实事,这既是构建居民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社区党委班子的一份“履职清单”。事实上,这只是里水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里水镇创造性发布实施“党建星期二”工作制度,破题镇域党建全局,构建“1+3+X”镇域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是以“党建星期二”工作制度为平台贯穿全年。
里水镇要求全镇党员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经过前期广泛收集民意,里水镇确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镇级首批十个重点项目、村级第一批13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乡村振兴等不同领域,将惠及群众30多万人次。
深学细悟践初心,真抓实干开新局。里水镇今年提出“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定位,以打造“城市里水、实力里水、生态里水、风情里水、幸福里水”为路径,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创新发展新高地、城乡融合新标杆、湾区人居新典范。
“里水镇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表示,未来五年是里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进如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里湖新城、有轨电车等一系列大项目,投资资金大、推进难度大、时间跨度长、质量要求高,考验整个团队的担当和能力。要高质量完成任务,关键在人,要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契机,以中共南三花工委史迹展览馆为基地,学习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锻造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将各项工作任务一抓到底。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