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花法古巷 坐法治公交
里水司法所创建法治品牌获市区点赞

■河村内的法治小亭用多种书法形式的“法”字作为点缀,别有风味。
5月20日,佛山市司法局在里水召开“一司法所一品牌”创建工作现场会(法治宣传专场)。
佛山市司法局局长赖洪健,佛山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廖宗耀,佛山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高华东,南海区司法局局长唐建强,市、区分管司法所、法治宣传的领导,全市各司法所所长出席,并乘坐里水法治旅游公交,参观位于赤山、河村的法治文化旅游线路站点。里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麦满良,里水镇党委副书记张家玉,里水镇党委委员伍建军陪同参观。
“里水的法治宣传很接地气,真正做到了法律知识入眼入耳入心。接下来,里水要进一步营造好法治的氛围和环境,向法治示范镇出发!”赖洪健点赞里水“一司法所一品牌”创建工作。
法治旅游路线边游玩边学法
伍建军介绍,里水法治旅游公交车总主题为“典”亮人生,民法典的“典”,每一辆都有不同的主题。里06融合了美丽乡村公交的理念,将沿途的10个乡村法治阵地串珠成链,市民可以一路随着公交前进的站点,领略美丽的乡村法治文化旅游景点。
法治之旅的第一站,领导嘉宾来到赤山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雅的荷花塘,旁边则有一个古色古香的赏荷法治小亭,漫步在赤山村道,两旁的宣传栏设有法制漫画和民法典的法律知识,市民可以在散步休闲之余,学习民法典的重要内容。
赤山是百年古村,古建筑众多,里水在宣传法制内容的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结合起来。
“这条巷子应该有百余年历史了吧,巷子里的白石还保存完好,墙面上还挂上了花儿和法治典故,不仅美化了巷道,更让这里成为普法小阵地!”赤山人民会堂一旁的“花法古巷”吸引了在场嘉宾的目光,大家纷纷点赞赤山的法治阵地建设。
法治之旅的第二站,在场的嘉宾来到里水法治文化旅游路线的起点,“广东名村”的河村,这里有一个占地120亩的河村公园,供市民休闲锻炼。公园点缀了丰富的“谁执法谁普法”元素,还打造了里水镇消防展馆。
里水是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北起点,已形成“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两大连片示范区,还是佛山唯一入选的2020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在佛山市“一司法所一品牌”的建设要求下,里水司法所创造性地打造了里水法治文化旅游线路。
里水法治文化旅游线路,通过里06路公交为纽带,以梦里水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起点,以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终点,将公交站点沿途的八大村(社区)普法阵地串联起来。
市民通过乘坐公交车,既能便捷到达各个法治阵地,也可以在乘坐途中品味“法治大餐”,寓法于游。同时里水镇也在贤鲁岛景区观光车的车棚、环岛小火车、自行车的车身均增加了法治元素,让市民来一场“花”“法”江湖的相会。
随后,参会嘉宾召开了“一司法所一品牌”创建工作汇报会,里水司法所所长朱小娟对里水“一所一品牌”创建工作作专题工作汇报。
“一所一品牌”里水成效显著
里水司法所自创建“一所一品牌”工作以来,坚持以法治为统领,以提高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为目标,不断创新普法工作。通过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并以推进“一村一公园”战略为契机,大力加强普法矩阵建设,同时打造里水法治文化旅游线路。此外,里水在各个法治阵地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使整个普法载体更具实用性和灵活性,推动旅游线路“可持续发展”,让市民更有学法体验感。
里水司法所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有力推进了“法治里水”的建设进程,实现了信访总量整体下降、调解成功率大大提升、“法治里水”建设加快提速。村(社区)的调解机制不断完善,调解力度不断增强,调解成功率达97.8%,里水镇法治文化旅游线路建设成效显著。
唐建强表示,各司法所在“一所一品牌”创建过程中要注重打造特色品牌,要做到加强部门联动,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
高华东认为,里水法治文化旅游线路是让法治文化可以做到走街串巷地宣传,值得各地方充分推广。同时里水还将法治文化和当地文化巧妙地融合起来,让市民更容易接受法治知识。
赖洪健表示,法治宣传要有生动性、融合性、联动性、超前性。各司法所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将宣传内容和乡村振兴等大政方针紧密结合,做到区镇联动、镇村联动,各个部门联动,宣传形式内容联动,让市民感受到法治氛围、通过普法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接下来,里水还将通过开展青少年法治文化行系列活动、开发线上法治旅游地图、开发互动学法软件,进一步推动法治旅游文化线路“活起来”“火起来”,不断提升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图/里水镇宣传文体旅游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