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广路打通里水城乡发展的“丝绸之路”


▲2013年里广路。邓广德摄 ▲车水马龙的里广路,成为了打通里水城乡发展的“丝绸之路”。 珠江时报记者/贡阳摄 ▲2013年里广路。邓广德摄 ▲ 里广路及周边商业体前身。邓广德摄 ▲2016年,里水永润广场正式开业迎客。 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摄 ▲如今,以里广路贯穿的金峰洲片区内,小区高楼林立。 珠江时报记者/贡阳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里水提出“梦里水乡”战略10周年。里水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通、产业、环境、人文、服务等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期起,记者带你重温曾经熟悉的、富有时代印记的旧照片,为你讲述新旧照片下的家乡变迁故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一条平常无奇的水泥乡村路,竟成为了广佛同城的黄金线,推动里水走上蝶变之路。”拿着曾经拍摄下的旧照片,里水摄影爱好者邓广德重返旧地后,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他口中的这条路,便是里水进入广州的门户道——里广路。
从曾经的双向两车道扩宽至四车道,再由四车道改造提升到双向八车道,这段不足10公里的里广路,连通里广、连通广佛,成为里水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带动提升了周边的生活环境,逐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沿着里广路向前,一路繁花绿木,车道上车水马龙,宽敞的人行道上人来人往,沿途大大小小的商铺正张罗开市,永润广场门前一片热闹非凡……这里俨然成为里广路临近社区经济产生的要地之一。依傍里广路的洲村社区,更是因其而迎来了大转变,于他们而言,里广路更像是一条打通城乡发展的“丝绸之路”。
“在当时,当地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拥有一条走出‘村’的路!”1990年,在政府及群众的共同协力下,里广路及丰岗大桥建成通车,这个朝思暮想的愿望也终于化为现实。
30多年前,在里水金峰洲片区,洲村社区及邻近的村(社区)的大部分居民以农作、捕鱼为生,每日外出到临镇或广州进行买卖,出行只能依靠双脚或水路,一来一回近则半日,远则翌日踏曦而归。由于其交通闭塞,经济自然提不上去,洲村社区由此被当地人戏称为里水“西伯利亚”,适婚青年男性因此难以找到姻缘。
随着里广路建成通车,金峰洲片区出现了一批批“回乡”的广州客,与之而来的,是一场“有见效”的城市与农村的观念碰撞。路通财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思想相互交融,地处里广路旁的洲村社区,在这股发展浪潮中寻得方向,迎来了无声惊雷的转变。
拥有土地资源优势的洲村社区,借势借力,通过对片区进行“三旧改造”提升,将土地转变为经济力量,借势发展经济总部、商住综合体、商用写字楼、酒店于一体的宜居宜商片区,试图打造优越的片区经济环境。
2016年,洲村社区以250万元的租金成功租出土地,让里广路一带出现了第一个商业体——永润广场。随后佛山沙田中心、润腾大厦等商业体,也相继在洲村社区建成;在里广路沿线的小商铺及传统市场周边,高楼林立,有了糖果社区、骆驼总部、高端酒店、高端写字楼……如今,洲村社区也从昔日印象中的“里水西伯利亚”,转变成“全民共赴小康”的宜居社区。
从渡船时代到公路时代,再到即将进入的轨道交通时代,交通变迁,为里水人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在施工的有轨电车工程,让我感到尤为振奋!”邓广德说,不仅是里广路一带,镇内的交通路网也已是通达化,加上日益完善的公共交通,汇聚成了一股洪流,让里水迎来了风华变迁。
作为广佛同城的桥头堡,里水毗邻广州白云、越秀等核心区,地处粤港湾大湾区腹地,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了广佛深化融合的关键点。近年来,里水不断加强对金峰洲片区路网改造,随着“一轨二桥三路四纵五横”战略深入实施,畅外联交通路网体系逐渐成型。如今,高楼小区立林,商圈商场圈地而起,优质资源不断集聚,市民生活步上新台阶,里水正以奋进姿态,努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策划/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文/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通讯员朱嘉泳麦倩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