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智慧“管家”居民停车不再难
里水开展“平安村居”智感安防区建设,打造社会治理“新样本”

位于邓岗大道牌坊的智能闸口。

▲里水智感安防区指挥调度中心内的视频监控室。
“回家不用到处找车位,别提有多高兴了!”近日,记者走访里水镇邓岗社区,发现此前不少受到“停车难”问题困扰的村民,如今都可以为“爱车”找到“归宿”。
原来,为了解决“停车难”等社会治理问题,里水镇正在开展“平安村居”智感安防区建设,以邓岗、流潮、赤山等村(社区)作为试点,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村居自治、第三方参与、媒体监督”的智慧管理模式,推动乡村停车等问题的有序管理。目前,里水镇89%的村(社区)开展智感安防区建设,建成智感安防区162个,自然村智感安防区覆盖率达81%。
智感安防﹃管家﹄让停车不再发愁
“滴!”傍晚17时30分,邓岗社区村民邓小姐正驱车回家,来到村入口时,智能闸口自动抬杆放行。相反,在一旁的村出口方向,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来到闸口前,抬杆没有自动放行。货车司机摇下车窗,用手机扫描闸口旁的二维码图片,付费后出村。
同是过闸口,为何这两辆车有着不同的待遇呢?据了解,邓岗社区内的车位被划分为村民车位、企业车位、商铺车位等,实行分级分类分时段收费,每日17:30到次日8:00是村民停车时间,其余时间村民的车位对外开放。对此,邓小姐表示支持:“这个方法很好,既保障了我们村民有位置可停,也不妨碍外来车辆进村。”
此前,里水镇部分村(社区)的“停车难”问题困扰村民许久。无奈之下,有村民对“不愿走”的外来车辆施加“无情锁”,甚至违规收费,影响了社
会和谐。为切实解决佛山村居停车管理混乱问题,佛山市委政法委于2021年5月8日印发了工作方案,力争通过专项行动对非法锁车收费的现象进行整治,规范、理顺村居停车管理问题。
里水镇党委副书记张家玉指出,造成“锁车”困局的根本原因是车位不足,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不应仅仅归咎于村民。为此,里水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智慧社区管控平台,全面开展智感安防区建设,“停车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社会治理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智感安防区也充当了“管家”的角色。在赤山村,3个出租屋试点均配备了“视频+门禁”设备,租户只需面朝摄像头,即可“刷脸”进门,该智能化设备将有效确保出租屋管理的安全性。
专业科技+社会治理更易发现“痛点”
早在2019年,里水镇就率先在全区启动“平安村居”智感安防区建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里水镇对各村(社区)、工业园区实施闸口建设封闭式管理,控制人流,严防疫情。而此次“停车难”问题的暴露,则成为了推进智感安防区建设的重要契机。
“正在拆除的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废弃市场,我们打算将这里改造成一个新的停车场。”5月21日,里水镇召开智感安防区管理工作交流会议,邓岗社区党委书记利永款带领里水镇各村(社区)分管治保的主任参观停车场建设情况。
“停车难”的根本原因是车位不足。里水镇通过盘活村内闲置资源、脏乱差地域建设停车场,实行分级分类收费管理,全面规范停车秩序;建立村(社区)统一规范的停车管理体系,有效破解村居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同时,以邓岗社区为例,引入第三方运营智慧停车管理,每年可为全村增加90万元的收入,实现社会治理从单一管理向统筹管理的转变。
在邓岗大道牌坊的智能闸口,摄像头只需花费大约3秒的时间,就能识别出车牌是否录入在库,从而判断该车辆是否需要实时收费。不同于以往“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粗放管理模式,里水镇积极引入第三方公司专业力量,将科技运用到社会治理中,大大提升了治理质量。
对于“家门口”的这项服务,村民都表示赞同。“以前经常有车辆堵在店门口,车主电话又怎么都打不通,联系村里跟进负责,耗时长、效果不显著。”一名小卖部店主认为,通过一系列科技应用,智感安防区建设能有效地从源头遏制不规范停车行为。
里水镇智感安防区的治安防控工作已从简单科技应用向立体智能调度转变。走进里水智感安防区指挥调度中心的视频监控室,一面横跨墙体的宽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36个矩形方格中,正实时展示着邓岗、流潮、赤山等村(社区)的停车场、出租屋、电子道闸、重要路段的视频监控画面,两名专职特勤人员对监控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据了解,这些用于社会治理的各项智能设备的终端数据都会被汇总到“云平台”,通过平台实现24小时线上实时监控、远程对话以及快速指挥调度,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同时,引入运营团队和专职特勤队伍直接参与智感安防区的建设和管理,在村内开展巡查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为社会治理工作决策提供精准数据定位和服务。
今年1~3月份,赤山社区通过平台发现的外来问题车辆超过10辆,配合治安队追查乱倒垃圾车辆、违规载货车辆等超过20起。
部门积极解民困社会治理得民心
“人民即江山,江山即人民,民生无小事。”里水镇综合治理办主任吕允星要求,各治安联防分队要积极配合村(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人民群众关注的“事”放在心头上,不断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那么,对于智感安防区的建设,街坊怎么看呢?傍晚17:30,郑小姐从工作单位驱车返回家中,车辆在智能闸口停留几秒钟便可通行。见到闸口旁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剩余145个车位”,村道两旁车位有不少空缺,郑小姐不禁欢喜。
“以前这个时段回来,基本没有车位。”郑小姐介绍,在智能闸口投用前,每逢下班高峰时段,返程车辆的增加都会导致车位供不应求,不少村民只能停在自家门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村民的出行。
如今,郑小姐一家已根据邓岗社区停车收费标准,交付500元/年/辆的租金,为“爱车”安置了一个“家”,无需再担心回家“停车难”的问题。“邓岗社区的停车管理做得不错,希望我们村以后也能学习借鉴下。”从外村嫁入邓岗社区的郑小姐对智感安防区建设表示认可,并期待里水镇各村(社区)也能复制这个管理模式。
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安全保障难以到位,这些都是出租屋管理让人“头疼”的问题。然而,在赤山村的3个智感安防区试点出租屋,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叮咚!有人吗?我是房东,来检查。”通过视频监控画面,租户黄先生判断来访者的身份后,才按下了开门键。对于这个科技感满满的门禁系统,房东和黄先生都大赞实用。
在房东看来,“视频+监控”的安防形式,能够有效避免租户违规租住出租屋,使出租屋管理更加可控。而在租户黄先生看来,“刷脸”系统则为他们的居住带来了便利和安全,“这样一来,可以给‘别有用心’之人增设一道坎儿。”
下阶段,里水镇将扩大社会治理模式的应用,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专业团队进驻,统筹规划、分片管理全镇智感安防区资源,做到南北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解决村(社区)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实现村村有序、户户和谐、人人幸福。
同时,强化科技手段的支撑,打造“1+N”(1个全镇综合治理指挥中心+N个村(社区)二级指挥中心)智慧平台,实现全镇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区域数据化、精准化管理,使镇、村两级社会治理无缝对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体系。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通讯员林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