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3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梦里水乡

    • 徒步贤鲁岛 探寻艺术与乡村之美
    • 清明期间祭扫 须实名预约
    • 十五年如一日 照顾患病婆婆
    • 创粤字号品牌 助花卉业飘香

    第02版:一周时政

    • 创粤字号品牌 助花卉业飘香
    • 里水企业优凯科技 荣登广东315放心消费品牌榜
    • 真假食盐怎辨别 市民现场学两招
    • 积极学习党史 激发教书育人热情

    第03版: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知多D 家园共建靠大家

    第04版:脱贫攻坚

    • 山里花成脱贫花 南药园成致富园
    • 扶贫车间工作忙 美好生活有盼头

    第05版:左邻右里

    • 用足用好人才政策 推动里水企业发展
    • 十五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婆婆
    • 凝聚员工心连心 当好职工“娘家人”

    第06版:村居视窗

    • 党员青年学种植 播下“爱心种子”
    • 亲子游大洲村 感受家乡蝶变
    • 泥头车夜间超限超载 里水交警强势整治
    • 巾帼聆听革命故事 争当红色文化传承者

    第07版:里水影像

    • 诗意徒步 拥抱春天

    第08版:生活+

    • 里水镇排灌养护站招聘
    • 清明期间祭扫 须实名预约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免费体检
    • 桑葚挂满枝 等你来采摘
  • 数字报首页

03: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知多D 家园共建靠大家

2021年03月23日

作为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里水镇自2018年10月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确立“点-线-面”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效果逐步呈现。目前,里水镇第二批乡村振兴村(社区)建设已经启动,为了让里水街坊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工作,支

持推动“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建设,本期为大家解读乡村振兴相关知识及建设情况。

何为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25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乡村振兴战略(五大振兴+治理有效)

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治理有效

实施目的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农”工作“四个优先”

在干部配备上要优先

在要素配置上要优先

在资金投入上要优先

在公共服务安排上要优先

四议两公开

是指村党组织领导下对村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的一套基本工作程序,是基层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四议”是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里水镇乡村振兴怎么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将里水打造成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的要求,里水镇充分发挥原有的基础和优势,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全方位入手,以全域振兴为目标,争取实现“一年建成两大连片示范区、三年实现一村居一品牌,五年实现全域振兴”的目标,达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效果,最终成功打造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其中:

点

打造一村居一品牌

引导村居由品质向品牌升华,走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连片发展之路,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村村有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用40个村居的区块品牌,丰富梦里水乡的全域品牌。

线

打造南北部两大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

南部以里水河为核心打造梦里水乡风情游,整合河村、流潮、新联等乡村资源,重点发展文创产业、水乡及农业观光旅游,将其打造成具有城乡融合、生态示范、文化创意、水乡风情的最美梦里水乡风景线。

北部以金溪河为纽带打造岭南农业大观园,选取山、水、田园、自然生态秀丽的贤僚、鲁岗、汤村等村(社区),建设岭南农业大观园,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观光农业,将其打造为佛山乃至珠三角的美丽乡村示范园、现代农业集聚区以及精品旅游目的地。

面

将景区创建全域向村(社区)延伸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设计理念,用景点标准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和社会管理水平。通过实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治理有效等六大工程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将里水打造成“田园、公园、家园”三园合一的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

数读里水乡村振兴成果

1

“点线面”振兴逐步实现

●以品牌示范村居试点建设推动乡村全域振兴。区镇村三级共投入近6亿元实施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在12个首批品牌示范村居中建成北沙红色公园、宏岗党建服务中心、鲁岗爱情公园及长屋花房等一批亮点项目。如赤山“古村乡愁·光耀赤山”、宏岗“党建引领·宏鹰展翅”已成为村民广泛认可的品牌。

●以南北两大连片精品线路构建乡村振兴格局。提升村居环境面积达30万平方米,改造建筑外立面近千幢、公共建筑34栋、厕所7个、市场4个,铺设管线线路1.55万米,种植苗木超万株,提升植被超20万平方米以及改造绿道25.6公里。成功塑造两大乡创示范基地、三大风物馆、四大服务载体、五大体验馆、六大文创载体、七大村史馆。

2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振兴

产业平台加速集聚。广东省(里水)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正式授牌;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完成土地整备2250亩。全镇已落地超千万项目38个,投资总额154.26亿元。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源田机械、一方制药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华特气体获评广东专利奖金奖,36家企业获评工程中心。77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备案23.41亿元,全镇科技投入突破14.9亿元。

3

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实现组织及人才振兴

●打造党校教育品牌。发挥党校教育党员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开展各类乡村振兴专题培训。

●培养新型乡村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培训。建设乡村学院,培养新型乡村人才,重点扶持培育民宿经营人才和旅游发展人才。

●推进“头雁工程”和“蓄水工程”。开展“有为书记有作为”活动,培养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统筹建立和管理“书记储备人才库”。

●完善基层党建网格。搭建村(社区)党组织、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户联系党小组三级党建网格,创新联系群众工作。

●理顺村居管理体系,实施重要事权清单。打造以党组织为核心、村(居)民自治和村(社区)事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其他组织为补充的组织体系。

以优质文体活动带动文化振兴

文艺创作品质大幅提升。全年获市级或以上文艺创作和展演作品共计11件;103件作品推荐参加2020年度南海区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活动,获奖率达到50%。

以里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里水文化中心为阵地,开展“上善里水·文化悦民”文体系列活动、端午龙舟“妙”会、里水镇村居男子篮球赛、智力运动会等,从场次、受惠群众、范围覆盖等均创新高。

以人居环境整治带动生态振兴

持续推进“三清理”

清理各类垃圾累计13700多车次,约合15万吨。

有序推进“五项革命”

升级改造市场11个;新建或改建垃圾中转站76个、环卫工具房213个;新建或翻新公厕215个;连片示范线12个村(社区)完成管线外部管线整治;新建截污管网约80公里,全面启动大石污水厂、和桂污水厂扩建,28条城乡黑臭水体消除黑臭并通过验收,水口水道督办顺利摘牌。

固基础强效力推动基层善治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新成立海南洲、同声两个新社区,全面完成40个村(社区)换届选举,基层治理能力逐步提升。物业小区综合治理走向纵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治理格局基本成型。

社会大局稳定有序。33个村(社区)综治中心、580个围蔽闸口、125个自然村和3个楼盘的智感安防小区完成建设;扎实推进“摩电”综合整治,事故多发势头得以遏制;强化“两违”整治,拆除约186万平方米,纳入监管约27万平方米。

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事畅心齐的新气象全面焕发。积极推进“扁平化”改革,大力实行“全程网办”。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