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患者千里求医 里水医生妙手回春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完成首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联合多脏器切除术

■出院病人给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手术。
记者近日从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获悉,该院胃肠外科对一名来自江西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联合多脏器切除术,极大程度切除了肿瘤及其所侵犯脏器,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了时机。这也是该院首例完成的此类手术,标志着胃肠外科微创技术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手术难度极大,胃肠外科手术团队经过10个小时的奋战才彻底完成,病人术后九天即出院,效果远胜预期。在根治病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手术给病患带来的损伤,保持术后生活质量——这是该院胃肠外科从建立之日起就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科室在南海率先开展3D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肛肠微创手术、便秘治疗及减重手术等,取得良好效果。在此背后,是团队攻坚不止步、学习常态化的努力。
手术难度升级团队迎难而上
患者胡先生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黎小平的老乡,不幸罹患胃恶性肿瘤,经熟人介绍,不远千里从江西赶来。黎小平接诊后,检查提示患者肿瘤侵犯横结肠,要达到根治的效果,必须进行联合脏器切除。为改善患者预后及延长生存期,黎小平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联合横结肠切除术。
然而,让人没料到的是,术中探查见胃恶性肿瘤不仅侵犯横结肠,亦见空肠侵犯。这对手术团队提出新挑战,增加手术难度,对术者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手术团队配合要求极高。
黎小平迎难而上,凭借过硬的开腹胃癌根治术手术功底以及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加上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联合多脏器切除术。最终成功实施“全胃+部分横结肠+部分小肠切除术”,并一次性清除了胃周围血管旁的淋巴结,彻底根治了病症。该技术弥补了传统手术需要20厘米以上手术切口才能完成手术的不足,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黎小平介绍,胡先生早前咨询过多家三甲医院,医生们都不敢说可以彻底根治病灶。在他接诊后,团队决定为患者“搏一次”。他们组织科内讨论、院内会诊,手术花了整整10个小时,病人术后第9天就出院了,这个效果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只要病人获利是最大的,我们再辛苦也值得。”黎小平说。以为病患根治疾病、保证术后生活质量、节约开支为导向,胃肠外科不断提升治疗、护理能力,多项重点医疗技术达到省市内先进水平,其中胃癌、结直肠癌的规范治疗、肛肠微创手术、便秘治疗及减重手术等位居市内前列。
攻坚不止步学习常态化
此次黎小平主刀完成的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联合多脏器切除术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首例,给胃癌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使外科手术治疗也有了新的选择。在此背后,是以黎小平为代表的胃肠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孜孜不倦努力得来的成果。
据统计,胃肠外科建立三年来病患数量、手术难度、术后质量显著提升。2017年以前,科室八年才做了5台胃肠道肿瘤手术,去年每个月平均就有4至5台,攻克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以前年纪大的没把握做,现在最大的病患有96岁,而且都很成功。
“胃肠外科只有6个医生,遇到大手术都要大家一起上,虽然人少但是力量却不小,关键时刻顶得上,靠的就是学习。”黎小平介绍,在他还未独立主刀时,为了提升技术水平,他会在每次配合博导做手术后反复观摩手术录像,看了不下100遍,几乎可以倒背如流。这份坚持换来的是独立主刀后的游刃有余、敢于攻坚。
不仅主任学,胃肠外科的全体成员也在学。据介绍,自2017年搬入新院区后,胃肠外科多年来始终坚持每周五早上7时10分至8时集中学习,学习完再开始一天的工作,以充分保证学习效果。
黎小平表示,医院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直属医院以后,团队坚持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学习、研究氛围更加浓厚,如今科室治疗和护理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省一级水平。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
通讯员杨静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