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美如画 乡村迎丰收
里水连片农田集约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推动乡村振兴

■梦里花田2020秋收季开幕。

■给水稻“脱谷”,学生有模有样。

■学生们正在收割水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秋收时节。
里水镇宏岗村梦里花田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今年8月插下的秧苗,如今麦穗金黄。11月27日,梦里花田2020秋收季活动举行,近150名学生被划分为29支“生产队”,他们走进田野,拿起镰刀在稻田间来回穿梭,一把把收割的稻谷在打禾机里“吐出”一堆堆散发着清香的谷粒,吸引了许多村民驻足围观。
金色稻田麦浪翻
漫步在梦里花田,连片的稻田特别吸引人,远远望去,一大片金灿灿饱满的谷穗压弯了禾秆,微风一吹,犹如金色的波浪摇曳,首次种植的秋稻长势喜人。
只见学生一手握住稻子,一手握着镰刀,先是从一个角度平割,留下一定长度的稻桩,再把割下来的水稻顺着一个方向整齐摆放。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城市里很少再看见水稻的踪影。今年55岁的陈德欢是宏岗村人,15岁初中毕业后就去生产队帮忙收割水稻。当天,看着收割场景再现,以往种植水稻的种种回忆涌上心头,陈德欢很是感慨。他说,那时他一天到晚都赤着脚在田里干农活,割一担100斤的稻谷能赚六七个工分,相当于几毛钱。当年他年轻力壮,一天能割一亩水稻。“现在让我再去割水稻已不行了,人老了,腰也不行了。”陈德欢笑着说。
收割完的水稻一捆捆地绑好放在田头,工作人员拿到打禾机上脱谷,散发着清香的谷粒从打禾机里吐出来。这种打禾脱粒机还是传统的脚踩木箱式的,脚踩转动齿轮带动滚轴脱粒。虽然不是电动脱粒机,但脚踩式的效率也高于最老式的人工摔打脱粒。
夕阳之下,余晖洒在稻田之上,人们歌之舞之,庆祝收获之乐,其间充满了对稻田金黄、谷粒满仓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回荡的笑声里洋溢着人们对脚下土地的热爱。
“我从没见过如此大片的水稻,对割禾、丰收了解很少,这次来体验秋收的乐趣,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实践,以后会好好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参与收割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惠茵擦了擦额角的汗水,高兴地说。
里水镇党委委员刘夏远用三个“爽”,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感受。“众多学生来到里水的田间地头劳作,感受丰收的喜悦,让人‘心情爽’。其次是‘环境爽’,梦里花田项目经过两年的推进,集约了千亩土地,园区内的道路、水体、鱼塘、田头棚都经过了整治,项目初现雏形。最后是‘产业爽’,梦里花田项目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结合研学,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已成为里水一产加三产紧密结合的示范案例,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乡村发展产业兴
8月25日,里水镇梦里花田第一届插秧节在这举行,20个亲子家庭体验传统插秧,时隔3个月,在同一个地方,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变化的不仅是稻田,还有种植地所在的“梦里花田”。与三个月前相比,这里的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现场可见,定点学校的农场正加紧建设,园内部分道路已经硬底化,项目规模初现。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三公里的人行道路铺设,一万株树木的种植,八个田头棚、两百亩鱼塘的改造,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整个项目建设。
作为宏岗村乡村振兴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占地1.5平方公里,由梦里花田农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打造,以再现美丽岭南鱼米之乡为目标,打造集知青农场、田园体验、科普教育和高端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观光生态园,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型的农业文旅主题园区之一。
据了解,宏岗以“红色基因”闻名,党建工作一直走在里水前列。“梦里花田”将这一特色巧妙地融合到主题公园中,设置了“知青农场”,农田两旁还设有“家庭农场”和“小憩园”可供休息。园内还有多个文化展区,展示珠三角农作物生态文化,花、鸟、虫、鱼生态文化。园区还规划了农田主题馆,其中包括岭南蔬瓜、水果、花卉、昆虫、鱼类博览馆。
“无论是早前的插秧节,还是如今的秋收节,对宏岗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乡村振兴魅力,把当地经济带动起来。”宏岗村党委书记李汉荣说,在大城市生活久的人,特别向往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乡村振兴战略为宏岗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孕育了新业态。当前,在梦里花田项目的带动下,千亩农田连片开发,村民收入多了,农业旅游让人看到了乡村的生机。
“过去的宏岗村,书法家、画家、武术大师人才辈出,风风雨雨几百年,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也有着新的时代使命,党建工作一直走在里水前列。”李汉荣说,目前,村中各项乡村振兴工程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要做好运营管理,引入优质项目,梦里花田的项目正是一个成功例子,希望通过将党建、乡村、农业、旅游等元素结合,走出宏岗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城乡融合生活好
宏岗村的例子,是里水乡村振兴宏图大业的缩影,里水正努力播种希望、挥洒汗水、收获幸福,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里水重点打造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探索协同推进“两个连片”,即四大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与两大连片乡村振兴,形成现代城镇与田园乡村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格局,为南海区乃至广东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里水经验。
如今的里水,一曲曲乡村美妙乐章已率先在12条精品示范村居悠扬响起。在紧挨着宏岗村的赤山村,外立面全面改造提升、村居公园建设、巷道改造等工程已经完成,村容村貌跃上新台阶,成为里水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蜿蜒流淌的里水河、金溪河流经大片田野,贤鲁岛、梦里水乡景区游人如织;跳火光、醒狮、粤曲等非遗文化活动人气爆棚……里水这座开满鲜花的小镇,逐渐让城区更有城市味,让乡村更有田园味。
不仅是景美,乡村的改变也实实在在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在流潮社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改变发展模式,集约千亩农田发展南海花博园项目,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既大大提升社区的环境,还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居民收益。
还有里水北部的贤僚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贤鲁岛旅游品牌声名渐响,如今的贤僚村,凭着自身的水系和渔业优势,已成为里水最具特色的水美乡村。村民郑小姐,原来是家庭主妇,看到贤鲁岛乡村游兴起,从2017年5月开始创业,做起自行车租赁和烧烤生意,投入5万多元,开张两三个月已全部回本。
郁水长流,蜿蜒数十公里,孕育出里水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再到乡村旅游全面发力,里水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在每个村落吹响乡村振兴的进行曲,这必定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