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牵头开展关爱活动,组织跳蚤市场……
“全能型楼长”芬姐:全心把小区变成有爱大家庭

▲敖仁芬(右)探望小区独居老人。

▲芬姐参与牵头的小区跳蚤市场吸引众多居民参加。
来到里水悦园小区,敲响敖仁芬的家门,里面似乎并无动静,正巧碰上隔壁的邻居,她乐呵呵地说:“找芬姐,不要到她家里找,要在去业委会的路上找。”
敖仁芳是悦园小区9栋楼长,热心肠的她牵头组建了小区关爱老人及下一代工作小组,组织跳蚤市场、安全小卫士等活动,逐渐成为了悦园小区楼长服务队的“代言人”。只要是住在小区比较久的住户,在路上碰见敖仁芬,都会喊上一句“芬姐”。这一句句招呼声,更像是敖仁芬的“全能型楼长”名片。
坚持志愿服务解决小区困难
“婆婆,记得保重好身体,闲时无聊随时来业委会找我聊天。”在去业委会的路上,记者遇上了正从小区公园凳子起身离开的敖仁芬,她这时正跟一名长者聊天。“哪有什么辛不辛苦,能帮助邻居,为他们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好了。”面对记者的采访,芬姐淡然地笑着说,只要是小区里每个住户都能开心生活,邻里生活更融洽就行了。
在敖仁芬家人眼里,她是位孝顺的女儿、媳妇,也是位称职的母亲;在悦园“大家庭”街坊的眼里,她是值得信赖的“芬姐”。年初疫情初至,敖仁芬二话不说就加入志愿服务队,和多名巾帼志愿者组成一支抗疫“娘子军”,守护着悦园小区每个家庭的健康安全。
把来势汹汹的疫情挡在门外后,悦园小区的生活逐渐恢复昔日的秩序,防疫工作转入常态化,不少志愿服务队员随着复工复产忙于各自的工作。不过在小区车库的入口处,敖仁芬还一直坚持在测温点值勤。“每天5时30分过后,这里更不能缺少志愿者帮忙。”敖仁芬说,为了确保安全,志愿者们都会在车库入口前,对车上人员进行测温工作,一站就到夜晚10时。
一天傍晚,敖仁芬正在车库入口进行测温,被一阵仓促的车笛声吓了一跳。回过神后,以为有要紧事发生的她,连忙跟着声音赶到鸣笛车辆旁。芬姐先是友好地示意车主降下车窗,并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但车主似乎有点急事,和芬姐谈话的态度也是屡泼冷水,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抱歉,因为需要排队测温,请你耐心再等等!”芬姐边安抚车主的情绪,边向他解释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时常会碰到类似的经历,这也让敖仁芬逐渐意识到:若是生活中出现这样的小误解不能妥善解决,邻里间的关系就容易“绷紧”。当天晚上,芬姐提前“下班”,并联系上业委会的成员,一同上门拜访下午那位车主,向他了解下午发生的情况。原来,着急回家处理事情的他,面对家人不断的消息催促和看不到尽头的入库车龙,焦急一下子就冲昏了头脑。“很抱歉,下午有点失礼了!”“我们都是小区里的‘自家人’,大家把话说开就好了。”正因这次上门拜访,大家能更切实地了解到住户的想法,也让悦园小区入库堵塞的现象得到了改善。
组织关爱活动快乐传遍小区
“来看一看,这里有漂亮的娃娃”“我这儿有玩具,有好看的图书”……11月28日,悦园小区内响起一阵阵童稚的吆喝声。原来,经过敖仁芬、志愿者队伍和悦园小区的共同努力,好玩的跳蚤市场重新开市了。
在跳蚤市场上,衣服、鞋子、零食、玩具等各式各样的“商品”,其实都是住户家里闲置的物品。“再好的物品,闲置了也就变成浪费了,用它和有需要的人进行交换,换来了物品,也能交到新朋友。”敖仁芬说,跳蚤市场刚开始时,只有几个小朋友带着玩具来设摊参与,也正因小朋友们的坚持,集市里一对对“小手牵大手”的人多了,到现在,跳蚤市场已经成为大家喜欢的“周六档”活动。
除了参加日常的志愿服务工作和组织有趣好玩的跳蚤市场外,回收旧电池活动、悦·书房空间活化等有意义的活动,也在敖仁芬、志愿者服务队和小区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了悦园小区生活中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敖仁芬还牵头组建了悦园小区关爱老人及下一代工作小组,向小区的老人和小孩传递温暖。“在欢声笑语的小区游乐区,总能捕捉到一两双落寞、羡慕的目光。”芬姐说,他们都是长期独居的老人,子女不在家,很难找到聊天的对象,“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小区里的老人,我们也应该为他们多添温暖。”芬姐和志愿者们经常会创造一些机会,让老人们得以聚在一起,边吃着水果边聊家常。平时,芬姐也经常组织志愿者们到独居老人家里陪他们聊天。“我们既是邻居,也是家人。”芬姐笑着说。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