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芳华见水乡 示范带动成标杆
里水以打造全域旅游小镇为引领,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

■里水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之一的岭南农业大观园。

■作为百里芳华的起点,里水先行一步以“点线面”入手,打造两条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

■里水以“一村一品”形成品牌连片效应。图为汤村围绕“研学汤村创智乐园”品牌,挖掘传承古村文化内涵。
今年,是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一周年。
作为“百里芳华”的起点,早在2018年,里水就提出打造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率先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蓝图,以全域振兴为目标,盘活乡村资源,做好水文章,用一年时间建成两个连片示范区,三年时间实现“一村一品”,五年时间实现全域振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今年里水不仅建成了首批12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还将“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打造成百里芳华最靓丽的风景线、最全面的示范段。
当年描绘的“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蓝图,如今已逐步成为了现实。里水“点线面”全方位入手的振兴举措不仅为推动镇内全域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南海区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
点上出彩
首批精品示范村实现“一村一品”
走进里水宏岗村,从村道一路延伸至宏鹰公园,街巷整洁有序,绿树成荫。说起近些年宏岗村容村貌的变化,村舞蹈队的明姨赞不绝口。“整个村的环境都变靓了,饭后可以到宏鹰公园散步、跳舞,年轻人还可到墙绘小巷打卡,环村路也特别漂亮。”
宏岗村结合扎实的党建工作,通过乡村振兴工程融入了处处可见的党建红色文化与星星元素,以墙为布,画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景象。这在以前,宏岗村民们想都不敢想。
自里水确立乡村振兴战略后,提出通过“一村一品”实现“点上出彩”,用一年时间塑造首批12个精品示范村(社区)品牌,打造一批亮点项目和品牌节点。
所谓的“点”,就是启动首批精品示范村(社区)创建,充分挖掘各村(社区)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为每个村居打造一个特色品牌。围绕这些品牌,通过一系列工程、主题色设计等,不仅让每个村(社区)都好看,还赋予村(社区)更多的内涵与亮点,以此推动村(社区)环境提升、发展提质,形成可复制、示范的发展模式。
里水的鲁岗村,临水而居,龙舟文化历史悠久,为挖掘传承特色的文化,确定了以“花径鲁岗,水悦龙舟”为品牌,还选了与大海同色的蓝色作为主题色。如今,村里已打造了三大花海,一年四季有花开,其中爱情公园已经成了新网红打卡点。走进村里,清新的蓝色墙绘让人耳目一新,不仅让村民的旧房子穿上“新衣”,在公园里、巷子里都做了蓝色为基底的升级,让人如同翱翔在天空中、畅游在大海里般舒服自在。
每一个亮点工程,都赋予了村(社区)新的生命力,让旧物业焕发新生机。在里水大洲村,公园旁的废旧仓库已经不见了,变身为具有岭南特色的粮仓博物馆,这里将会展示农作风物,还有风味餐厅体验,让游客在此可穿越时光,体验“原乡里水,多彩田园”的新农村。
首批精品示范村引领乡村发展,是里水镇乡村振兴工作蓝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好每一个品牌故事,精准提升每个村居的品牌内涵,打造里水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模板。
近年来,里水在这12个村(社区),投入4.5亿元,共提升32.95万平方米村居环境,建设业态23处、建设乡村市场7座、完成厕所革命11处、外立面风貌提升250栋、一村万树计划种植乔木上万株、文创彩绘乡村超4000㎡,建成贤僚戏台、小布精品菜园、大洲燕归田园、鲁岗爱情公园及长屋花房等一批亮点项目……不仅提升了村(社区)的品牌内涵,让村民的田园生活更写意,更撬动了文旅资源,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线上成景
打造百里芳华最美示范段
“点上出彩”让各村(社区)找准特色,形成了品牌。作为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要在“点”的基础上,建设“连片示范区”,实现“线上成景”。里水分为南北两大部分,首批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跨越了南北。如何将分布在各村(社区)的亮点工程整合起来?怎样实现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打造?
乡伴梦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进介绍,里水首批乡村振兴12个精品示范村通过实施“五大革命”和“五化工程”(五大革命即市场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和管线革命,五化工程即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文化工程)打下了连片美丽乡村的基底。
此外,在首批12个村(社区)形成“点上出彩”,实现了品牌村(社区)连片的基础上,利用统一品牌IP实现更多的连片。花卉产业是里水的特色产业,花也寓意了美好生活,里水为首批12个村(社区)打造了一个连片乡村振兴品牌IP——“幸福像花儿一样”,并巧妙地通过主题墙绘、地绘,结合各村的主题色及特色文化、“幸福像花儿一样”IP植入各村。在提升乡村风貌、美化村(社区)的同时强化品牌,以此增加连片效应——实现村居品牌连片、地域空间连片、文化载体连片和旅游资源连片。
走进里水南部的赤山村,映入眼帘的都是红红火火的颜色,舞狮、舞龙等民俗元素跃然于墙绘上。在赤山公园的入口处、跳火光广场等地,都画上了红色、橙色、白色相融的大幅地绘,还有赤山人民会场、将军第御夫李公祠、天復李公祠等古建筑群一字排开,给游客营造了一步一景的游览体验,加上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环绕,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品牌深入人心。
在北部贤僚村,“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品牌IP融入到了粉色的街道、篮球场、游乐设施……漫步于此,仿佛坠入了童话村,让人无比惊喜。村里同样保留了众多祠堂旧址,为传承宗祠文化,专门打造了古色古香的贤僚戏台,增添了不少古韵风情。
经过近两年的打造,里水通过连片效应,逐步将12个精品示范村串联形成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成为了百里芳华最靓丽的风景线、最全面的示范段。
南部以里水河为核心,整合河村、流潮、新联、里水等乡村资源,盘活流潮花海、水口水道、红旗湾等生态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体验活动,打造成具有生态示范、文化创意、水乡风情特色的梦里水乡风景线。
北部以金溪河为纽带,选取山、水、田、园资源丰富、自然生态风光秀丽的贤僚、鲁岗、汤村、建星、小布等五个村(社区),通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观光农业,实施古村活化,建设集休闲观光、科普体验、民俗文化、特色农业于一体,打造为佛山乃至珠三角的美丽乡村示范园、现代农业集聚区以及精品旅游目的地。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里水还计划在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做好“水文化”+“水经济”的文章,进一步加强南北连片示范效果。例如打造里水河里湖新城、西南涌、水口水道的碧道系统和最美生态景观带,将水质治理、水景观打造、水文化打造、里水河夜游项目综合打造融合,进一步丰富水乡体验。
里水当前正在推动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的运营,把南北两个连片示范区真正“活起来”,引导、带动村(社区)间形成“你追我赶”的连片带动示范效应,提升整体的村居环境治理等,推动里水全域旅游氛围。
面上开花
以景区标准推动全域振兴
事实上,随着第一批精品示范村及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建成,第二批村(社区)也争相进入了品牌设计阶段,全镇38个品牌村(社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全部建成。
在“点”“线”基础上,里水如何实现从一批村(社区)覆盖至全部村(社区)?如何实现里水乡村振兴全面开花?首先是村(社区)及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要全面激发。
据里水镇旅游集团总经理叶锦铭介绍,为推动乡村振兴计划全面覆盖到各村(社区),里水探索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实现镇、村(社区)、经济社、社会企业四方面联动。其中镇政府除了做好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还将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村(社区)则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参与乡村振兴;经济社发挥土地、物业等资源,主动配合乡村振兴各项规划落地;引入市场资源,结合乡村振兴开发适合当地产品。
乡村工作更多是潜移默化,只有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参与到乡村振兴,带动基层意识,让大家带有使命感来进行里水乡村振兴事业,才能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
为了顺利推进乡村振兴在各个村(社区)开展,里水还积极策划系列活动,发动村民、学生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营造活动,例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的“花化里水行动”,发动村民共建的最美阳台、最美庭院,让大众感受到乡村振兴及项目落地意义,因看得见而相信,因相信而主动参与。
振兴在持续,改变已出现。贤僚村的郑小姐,原来是家庭主妇,看到贤鲁岛乡村游兴起,投资5万元做起自行车租赁和烧烤生意,在家门口享受到美丽乡村环境,还实现了创业梦;鲁岗村村民谢楚坤把老房子进行了全面改造,打造成一家既有住宿,又有时尚点心供应的民宿“住得乐”,与更多游客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广大里水人的支持下,乡村振兴工作在各村(社区)逐渐铺开。为确保乡村振兴实现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里水提出了以景区标准助力乡村振兴“面上开花”。
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表示,以打造全域旅游小镇为引领,将景区创建向村(社区)延伸,用景区理念规划、用景点标准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和社会管理水平,通过实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治理有效等六大工程,将里水打造成“田园、公园、家园”三园合一的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标杆镇和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陈志健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