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程助振兴居民住在公园里
流潮社区党委书记林伟锦接受本报专访,畅谈社区发展

■林伟锦

■市民在花海流潮玩耍。

■游客在花海流潮景点游玩。
早在去年开始,里水镇流潮社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五大工程,包括建设花海流潮瞭望塔、建设高标准的流潮市场、改造民居外立面、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生态停车场等,使社区居民实现出门见公园、生活在公园。
流潮社区党委书记林伟锦表示,社区党委将筑牢底线,聚焦攻坚,真干实干,发挥干事创业的精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敢于担当、敢于作为、敢于创新,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里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建设努力奋斗。
集约土地发展现代观光农业
花海、古祠、榕树、埠头、栈道、乌篷船、鱼塘……这些元素将流潮社区装扮得清新而充满乡愁。
里水河对流潮社区特别眷顾,潺潺河水从村庄两侧萦绕而过,居民多是“近水人家”。这里工业较少,以农业为主,拥有大片的花木场、大鱼塘,还保留一个面积较大的山体公园。
更为广佛人所熟知的还有流潮的著名景点——花海流潮。每逢鲜花绽放的时候,总会吸引广佛两地游人前来观赏。
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是幸福的,但如何利用这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村居经济,让村民既能享受宜居生态居住环境,又能提高生活质量?林伟锦一直没有中断这样的思考。
“流潮的村级工业园不多,现在的工业形式都是向高端方向发展,低端、低产能的已经逐渐淘汰了。”林伟锦说,流潮经济发展的方向已经不在工业,要着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聚拢更多人气,吸引更多“低耗能、高产出”的项目进驻,带动村居经济发展,提升村组两级收入,让村民的腰包更鼓。几年前,林伟锦带头引进了南海花博园项目,整体规划面积近2000亩,目标是打造成里水集现代生态农业、展销、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成为广佛之间文化科普中心和教育基地的“广佛城心花市”。
林伟锦表示,南海花博园项目集约了流潮约一半的土地,现在已成功引进了70多家农业相关公司,带给村民的租金从一亩1000多元到如今的3000多元,经济收入有了稳步提升。他也希望,通过引进花博园的项目,做出精品后,吸引广州、佛山、顺德、番禺等周边人气,带动流潮商业蓬勃发展。例如餐饮、娱乐设施、住宿、农副产品等都可衍生出来,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在里水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战中,海南洲连片改造项目也是社区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当前正加紧推进中。而流潮是项目涉及的其中一个村(社区)。“海南洲片区,是低端工业与花卉种植交杂的片区,影响环境,而且产值低,一定要改造,才能同步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林伟锦表示,要以城带乡,充分利用城区、景区的资源,实现流潮社区的连片改造,才能引入新产业。所以,流潮将会继续配合好里水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做好土地整理等前期准备工作。
五大工程推动乡村振兴
当前里水正加紧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林伟锦说,流潮社区作为里水镇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的其中一部分,以“钟灵毓秀·花海流潮”为定位,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进一步提升了人居环境,改变了居民的习惯,提升了居民的素质,硬件软件等都明显提升,与城区差距明显缩小。
记者从流潮社区了解到,今年他们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花海瞭望塔建设以及民居外立面改造等五大工程,全方位提升景区服务能力及服务档次。
在流潮市场建设工地现场,占地1000平方米的流潮市场雏形已现,工人正在加紧建设和扫油漆,流潮市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全部采用钢结构建设,建成投用后,将会成为街坊购物的好去处。
除了流潮市场外,流潮社区还推动五栋民居的外立面改造,改造面积1500平方米;在花海流潮景点建设14米高的花海瞭望塔。此外,还会进行生态整治,方便游客停车,改造游客服务中心等,全部工程完工后,花海流潮景点的内涵将进一步得到丰富,服务游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联合媒体推进新市民服务
连片振兴、连片改造,将推动城市更新,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大批新市民也将汇聚而来。新市民的融入、村居的基层治理等将成为村居新发展形势下面临的又一难题。
得益于前期的人居环境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流潮社区吸引了不少新市民进驻。然而,新市民业余文化
形式单一,尽管渴望融入社区文化,但缺乏有效途径,同时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对村规民约认同度也不足。针对这一社区管治难点,流潮社区领导班子已提前筹划,一直在谋求解决方式。
流潮社区通过与媒体合作的新市民融入项目,争取到南海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奖励项目20万元资金奖励,项目实施以来,通过举行共创最美流潮路线直播成果展、拍摄旅游宣传视频及摄影展等多个文化活动,多措并举促进新市民真正融入社区,并支持社区发展。
林伟锦表示,为了管理好村居,还动员流潮企业家积极参与,例如每年优秀学生的助学金,通过划定等级,对考上不同学校的学生给予资金补助,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在重阳节、妇女节等重要节日,流潮社区还举行丰富的活动,希望借此促进全社区人民团结互助,共享发展成果。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
通讯员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