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齐心烹饪传承“家的味道”

■阿欣与弟弟的合照。


1 先把马铃薯洗净;

2 把洗净的马铃薯削皮;

3 把辣椒和蒜蓉切碎,并用盘子装好;

4 把马铃薯切丝,并放在清水里浸泡去淀粉;

5 把马铃薯丝在锅里翻炒,随后把切碎的辣椒和蒜蓉倒入锅中混炒;

6 大功告成,色香味俱全的土豆丝新鲜出炉。
阿欣想对家人说:
感谢爸爸妈妈一直以来为我们姐弟俩的成长劳心费力,也感谢妈妈把这份“家味”传递到我手上。希望我们一家能继续幸福开心、和和睦睦。
当你在外漂泊时,最想念的是什么?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你最想吃的又是什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随时可尝尽各地美食。但是,在我们的心里,最想念的、最想与人分享的,只有一种味道,那就是“家的味道”。“一家一味窝心暖胃”栏目,为大家提供一个分享美味的平台,欢迎大家踊跃供稿分享。
美味征集
1、文字:分享一个你与“家的味道”之间的小故事(约200字),并拟一段你想对家人说的话(约100字)。
2、图片:拍下6~8张关于你心目中“家的味道”的烹饪流程图片,并与家人一起端着这道美味菜式合影1张。
3、将文字和图片压缩打包,文件夹命名为“投稿人+姓名+美味征集+联系电话”(如:王小明+美味征集+手机电话),发送至邮箱1030560229@qq.com。
阿欣只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普通大学生,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在别人眼里,她有着多种不同的身份:在学生眼里,她是一位认真负责、亲昵可爱的美术老师;在父母眼中,她是“贴心小棉袄”;在弟弟眼里,她更像是“深夜食堂”里的掌勺人。
每当阿欣放假回家,放下一身行装后,她总是悄悄地摸进厨房,为家人们用心地准备每一道菜。“我大概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向妈妈‘偷师’了。”阿欣边洗着食材,边笑着说。原来,在她和弟弟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后,妈妈都会要求姐弟俩搬一张木桌到厨房里,认真地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弟弟会跑到屋外玩耍,而阿欣总会留在厨房看着妈妈做饭,并对此越来越感兴趣。
当时,年纪尚小的阿欣会主动帮妈妈洗菜、递油,就是想“赖”在厨房里,偷偷地把煮蒸煎炒等烹饪技能记在心中。经过日复一日的观摩和在妈妈的指导下,阿欣终于成功煎出第一份荷包蛋,厨艺也随着时间逐渐长进。
在阿欣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需要长期在外出差,“亲戚们都住得比较远,也各有家事,也不想麻烦他们。”懂事的阿欣并不想让姐弟俩“泡面度日”,于是决定掌勺,尽管手指贴上一层层创可贴,手臂印着一朵朵被油溅出的“小红花”,但她仍然用心做好每一道菜。当弟弟见到姐姐为了做饭如此辛苦,也开始向姐姐学习淘米做饭的方法,希望能减轻姐姐的负担。终于,在阿欣和弟弟的共同努力下,香喷喷的白米饭、土豆丝等顺利出炉,不仅让姐弟俩填饱了肚子,还提升了两人的厨艺。
“每次看到家里人开心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时,心里总是甜滋滋的。”阿欣说,自己现在还未能为这个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尽自己的能力,通过每一道用心做出来的菜式,让家人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暖。
烹饪流程
食材准备
马铃薯两个、蒜、辣椒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刘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