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一唱 30年 道不尽的龙舟情
龙舟说唱传承人蒋干文挑起传承重任


蒋干文龙舟说唱的“三件宝”。

▲蒋干文与苏妹在排练说唱。
龙舟说唱,是广东地区著名的汉族曲艺品种之一,始于清乾隆年间,是根据汉族民间变木鱼歌腔调而创,在里水已有近300年历史。
“咚/咚咚/叮/咚/叮/咚/叮,今日锦龙盛会耶,等我唱下龙舟咧……”身挂小鼓、手拎小锣,边有节奏地敲打着鼓,一段段朗朗上口的龙舟小曲应韵而起。在里水和顺的一条小巷里,总能听到一阵阵响亮有力的鼓锣声,原来,是蒋干文在即兴“唱龙舟”。
在里水,唯一一首说唱曲目《唱龙舟》,是人称“和顺棋王”的蒋延广为记录锦龙盛会的盛况而写的。但自从父亲蒋延广去世后,龙舟说唱传承人蒋干文积极挑起了传承重任,近30年来,把说唱融入到生活中,每次响鼓鸣锣后,他总是久久不能平复。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始终不放
弃“逆行”的使命。
“听”出来的龙舟说唱
下棋、粤曲、唱龙舟……多才多艺的蒋干文,在年少时就表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能力。每次看到父亲与叔辈们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地为街坊们送上龙舟唱“福”,他都悄悄混在人群中,感受说唱带来的喜庆与热闹。平仄起伏、诙谐有趣、喜庆祥和……各式各类的词曲,蒋干文深深为之着迷,要为大众文化献力的初心日益强烈。
越是沉迷于“听”,越有想学“唱”的冲动。于是,蒋干文开始了他的“偷师”过程:每逢父亲与叔辈出外表演,总会以各种借口跟在他们身后,边听边悟着说唱的节拍,还不忘默记着唱词;每天回家后,他拿起父亲的鼓锣,有节奏地击鼓鸣锣,有模有样地说唱起来……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龙舟说唱逐渐被他摸索出了门道。
“每天表演过后,父亲总是刻意地把鼓锣摆放在我够得着的地方。”蒋干文每天的努力,父亲蒋延广也是看在眼里,这种无声的认可与支持,更是让蒋干文有了前进的动力。后来,队伍里的一位唱家在表演中突然忘词,当曲声空荡地在人群中响起数秒后,蒋干文在人群中走出,有模有样地唱了起来,一唱、一敲、一说、一锣……有声有色地唱完了曲目,本就喜庆的气氛,让他瞬间“点燃”,变得更加火热起来,围观的群众纷纷拍手叫好,他的父亲和叔父也投来肯定的眼光。
自那起,他决定加入到父亲的表演队列中,越来越多的商铺群众邀请他们到场表演。每天几乎无间断地表演,疲惫的队员们纷纷放下戏具回去休息,而蒋干文总是拿起鼓锣,继续表演练习,“再练一会”的想法在他脑中挥之不去,直至深夜邻居前来“投诉”,他才不舍地放下鼓锣休息。
“失而复得”的龙舟说唱家
蒋干文不仅龙舟“唱”得响亮,棋艺也是相当高超。青年时,由于戏曲文化氛围逐渐被象棋热潮覆盖,也出于年轻人的好奇与好胜,蒋干文逐渐把重心转移至象棋上,棋艺也在镇内小有名声,以致于龙舟说唱慢慢沦为“业余爱好”。后来,有一次他与镇外棋手对弈时,二人酣战数天、每次都是艰难取胜,最后双方握手言和。这几天棋逢对手的对决,让蒋干文恍然惊醒,对弈过程难忘,并不在于结果,而是过程的“苦中乐”,陷入“苦中”的龙舟说唱不该就此被埋藏。之后,他把棋盘封存,重拾鼓锣,巷子里,又再次响起那一久违的鼓锣唱声。
重拾龙舟说唱的蒋干文,创办了奇英曲艺社,经常与一群曲艺“发烧友”练习唱粤曲。平时,每当到了兴致点,蒋干文会即兴表演龙舟说唱。早已过花甲之年的他,边敲鼓边说唱会显得较为吃力,在曲艺社里,不少社友都愿意为他击鼓伴乐,也正是有如此同乐的氛围,让他认识了好搭档——苏妹。苏妹有较好的粤曲基础,节奏音调踩得准确,每逢外出表演,她都会为说唱的蒋干文敲鼓鸣锣,二人搭档默契,让龙舟说唱表演深刻地留在观众心中。
蒋干文认为,唱龙舟与粤曲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需要把故事气氛“唱”出来,而且,“唱”的腔调和节奏都需要把握到位。与苏妹搭档表演的过程中,蒋干文感受到她对粤曲有着独特的理解,也有着很好的说唱基础。
蒋干文会把龙舟说唱的诀窍、说唱节奏的快慢掌控等传授给苏妹,有意把她培养成龙舟说唱的传承人,二人既是搭档,亦是传与承的关系。“注意,这里要提声提调”“这里敲鼓需要急促一些”……每一次的言传身教,苏妹逐渐掌握龙舟说唱的节奏与腔调、能有板有眼地说唱起来。
尽己所能把龙舟说唱传承下去
每次说起苏妹,蒋干文眼神中都透露着惋惜。“在我们练习的时候,她唱的还是不错的,很多词都能唱出来。”原来,苏妹虽然逐渐掌握了说唱的技巧与腔调,但始终都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说唱。“要真正学会龙舟说唱,讲求的是即场应变能力和强大的背景知识,词到手就能唱。”也正是龙舟说唱考究功夫,让不少前来学习说唱的弟子知难而返,使龙舟说唱一直陷于失传的境地。
就在蒋干文为传承担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得到了一群“小徒弟”,也让他坚定了传承的决心。2014年,里水文化站邀请他在文化公益夏令营开班教授龙舟说唱。当接到这份邀请的时候,蒋干文犹豫了,一是担心岁数会让教学进度开展得慢,二是担心“小灵精”们不愿意学习这份传统才艺。思考再三,他还是选择“试试看”。
开班后,蒋干文的一切担心都烟消云散了。在他耐心的引导下,学生们竟能安静、专注地看着眼前这位“老爷爷”击鼓唱词。“我教了孩子们五天,没想到第三天他们就学会唱了!”每节课上,蒋干文为他们讲述击鼓与响锣的节奏把握、说唱声调的高低。在第五天的龙舟说唱“毕业表演”上,孩子们表演得有声有色,击鼓鸣锣、说唱起来各有风采,让蒋干文看到了龙舟说唱传承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群孩子或早已走向各方,说唱的“根”也逐渐被磨平,但从那之后,蒋干文更觉得要把龙舟说唱坚持下去。“我会将龙舟唱下去,让后辈传承。”蒋干文说,目前龙舟说唱的氛围逐渐变淡,但他相信,随着里水文化氛围逐渐浓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龙舟说唱这颗被埋藏的珍珠,他也将尽己所能,把龙舟说唱传承下去。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刘伟鹏通讯员袁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