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旧墟忆旧时
◎谢楚坤
人年纪大了,许多的旧镜像就像旧片回放一样涌上心头。每遇到触点,思绪更是汹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闲来翻阅《清明上河图》,金溪旧墟的镜像就在脑海中浮现并且挥之不去。我知道金溪旧墟无法与之相比,但在我心中两者的市井味却是一样的浓。
屈指算来,我第一次踏足金溪旧墟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我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已长成一个两鬓斑白,背微驼,腰微弯的初老男儿。所幸的是外面早已沧海桑田,金溪旧墟却保留着当年的风貌,时间来到这里仿佛停止了一般,火轮码头以及对面的建筑物依旧伫立在金溪河畔,任凭我这些喜好旧事旧物的人在此触景生情思绪万千。
红星火轮靠岸后,船员就会将跳板搭上码头的斜坡上,乘客提着行李鱼贯走出船舱。当年回乡一趟不易,虽然广州到金溪四角七分钱一张船票,但那时工资很低,一家人的船票加上买糖果饼干等手信,通常就会耗去父亲半个月的工资。每次回乡后,母亲就会抱怨:这个月又埋唔到尾了。因为不容易,所以大家特别珍惜相聚的时光,城里的回乡前都会写信告诉乡下亲人,乡下的就会准时到码头候着。船一靠岸,接船的人就将码头围得密密匝匝,不时兴奋地大声叫唤亲人,船上的人大声应答,码头一下就热闹起来。我被父亲拉着手小心翼翼走过跳板,一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父亲就说:这是金溪墟,鲁岗乡下就在对面海。
走上斜坡,码头旁的小路一排都是摆卖农产品的乡亲。当年他们大部分都是赤着脚,挑着箩筐来摆卖的,只有一两个是踩着双杠自行车来的。摆卖的农产品我已记不清有哪些了,但我每走到档口跟前他们问我的话却依旧记得,“你草么?”广州话“草”“娶”同音,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问我娶不娶,我抬起头茫然地望着父亲,他摸着我的头说,问你要吗?今天我去金溪市场买菜,已经无人这样问我了,想不到再听一句“你草么?”竟成奢望!
金溪河水默默汇入珠江流向大海一去不回头,而教会我回故乡之路的双亲已随时光老去,金溪码头成了我情感寄托的港湾。今天我回乡下鲁岗再也不用经过金溪旧墟了,但只要有时间,我总喜欢带着家人漫步金溪河边,向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我很享受此时此刻,因为整个人身心都沐浴在亲情的氲氤之中。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徘徊旧建筑中往事就会历历在目,睹桃花思人面愁就自然产生了。我曾经不止一次脑海中浮现这样的画面,待我溶进时光里之后,我的儿子带着他的家人漫步在金溪旧墟中,向他们讲述今天的故事。我想,到那时候记忆就留下了,乡愁亦被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