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急诊创伤党支部:
党员医护主动请缨 驰援武汉勇敢无畏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急诊创伤党支部党员参加义诊后合影留念。通讯员供图
ICU护师陈铭乐作为佛山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武汉,奋战62天。这场疫情,让他感受到党员的责任和光荣,也坚定了他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作为中共党员的护士长樊宇丹虽不能亲赴一线,却把丈夫送上了“战场”……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急诊创伤党支部(简称“急诊创伤党支部”)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奋力抗击疫情的例子比比皆是,诠释了党员在危难之际如何发挥无私和大爱的精神。
急诊创伤党支部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探索支部建设与学科人才成长融合的新模式,培养符合党员标准的优秀学科人才。疫情期间,“书记项目”的作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9名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专业学科知识的支部成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工作表现突出,获得大众认可与肯定。
党支部档案
名称:中共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急诊创伤支部委员会
基本情况:该党支部由急诊科、骨科中心、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ICU)等临床科室成员组成,现有正式党员17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份子10人,入党申请人共17人。
先进事迹:疫情期间,该党支部所在科室成员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9名成员自愿加入援鄂医疗队,抗疫工作表现突出。
●党建引领培养人才
量化考核凝聚党员
加强党的建设,基础在党支部,党支部工作做得好,才能凝聚人心,传递正能量,让医院的各项工作更顺利;党支部工作不到位,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
“如何实现将党建工作与学科人才成长有机统一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急诊创伤党支部书记黄金平说,为适应医院发展需求,加快支部人才成长与建设,急诊创伤党支部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开展党建工作“书记项目”,探索有效的量化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与学科人才成长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科人才成长方向的正确性,提升党员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急诊创伤党支部对党员实施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每月定期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同行评价和专业工作考核。“医护人员的职责与共产党员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黄金平说,群众满意度调查是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评价,通过病人的反馈,不但能清晰了解医护人员工作落实是否到位,服务群众是否真诚细致,还对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行为规范起约束作用,让党员在工作中真正实现扎根群众,服务群众。
急诊创伤党支部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根据学科人才建设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个人成长计划,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等,并结合医院党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指标,规范、细化对党员的管理和考核。
“党员是一面旗帜,要率先垂范,才能凝聚力量。”黄金平说,通过对党员进行考核打分,为党支部优化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针对扣分较为集中的指标,会在支部委员会中进行解读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其次,针对考评总分不理想的党员,党支部给予分析指导,结合扣分点逐一分析,明确扣分原因,帮助其落实整改措施,指明优化方向,促进科室人才更好地成长发展,使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个人专业进步保持一致。
●守初心担使命
主动请缨到一线
在此次疫情的大考验中,“书记项目”培养的符合党员标准的优秀学科人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共有12名医护人员加入援鄂医疗队,其中9名都来自急诊创伤党支部辖下科室。他们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积极参与到医院医学观察区、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和待排区防疫工作,肩负起党员的担当与使命。
哪里攻坚突击,哪里就有党旗飘扬。3月18日,陈铭乐参加了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火线入党仪式,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言。
抗疫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而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更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汗水和努力。陈铭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他忍着泪水,拭去汗水,拖着疲惫的身躯,顽强拼搏,在这场艰苦的抗疫斗争中无惧无畏,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还有ICU党员护士长樊宇丹,亲自将自己的丈夫——急诊科医生梁达权和自己科室的同事送到了援助队里。梁达权深知作为一名医者,在抗疫一线更能见初心,在防控一线更能担使命。
黄金平认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在工作岗位上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次疫情中,党员医护的高超护理水平,以及党员的冲锋在前,正是党支部坚守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邓施恩通讯员白继宗李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