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饼注意控制量
医生提醒:高血压、痛风、高尿酸病人尽量少吃
中秋节快到了。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月饼是高脂、高糖、高热量食品,吃多了对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肥胖症患者的健康不利,而不吃月饼又影响团圆欢聚时的气氛。那么,怎样吃月饼才能既快乐又健康呢?医生指出,吃月饼要控制量,糖尿病、痛风、高尿酸病人尽量少吃。
读懂月饼营养成分表
月饼的种类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广式月饼、台式月饼和京式月饼等,月饼的馅料大多是莲子、冬瓜、杂豆类等健康的食物,但由于制作馅料时加入了大量的糖和油脂,而且由于月饼中的糖大多是白砂糖,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对餐后血糖影响也较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尽量选择低糖、低脂的月饼来食用。至于如何挑选低糖、低脂的月饼,首先应仔细阅读月饼外包装上的食品营养成分表。
如今在市面上,很多无糖月饼商家打着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旗号”,以吸引老年人和减肥爱美人士。“所谓的无糖月饼只是不额外添加白砂糖,而使用甜味剂来代替,但它本身的原料中还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医生说,月饼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口感会添加不少油脂,食用过多会导致血糖猛增,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另外,皮薄馅大的新式月饼和传统月饼相比,馅料也更多,同时也意味着糖分和油脂含量更多,更不利于健康。
做好
“加减法
”浅尝辄止
中秋团聚,吃完团圆餐后很多家庭便会开始“赏月”吃月饼。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等应减少正餐主食摄入量,定时监测血糖变化合理控糖。除了糖尿病患者外,像月饼这种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普通人也不能吃得太任性。尤其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尽量少吃,而老人、婴幼儿消化功能不好的则应适量食用。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群吃月饼每次最好不超过一个。而老年人最好每顿只吃四分之一块,最多不超过半块,并切成小块,在两餐之间吃。”医生说,同时要适当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不要太多。
此外,要想吃得健康,还需注意月饼与其他食物的“混搭”。医生建议,吃月饼的同时可搭配一些果蔬如小西红柿、水果黄瓜等,增加高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月饼食入量,尽可能地做到平衡膳食。月饼是高热量食物,吃动平衡很重要,应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能量的摄取。
科学健康吃月饼
01
不可代替正餐
月饼是高油脂、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不宜替代正餐。吃月饼时,建议搭配绿茶、花茶等茶饮,可以去油腻帮助消化。如果刚吃完月饼,之后的一餐则应适当减少主食的量。
02
避开两个时段
早晨空腹:多数月饼属于甜腻型,早晨空腹吃月饼,会刺激胃酸分泌;如食用者本身就有胃部疾病,易引起胃痉挛,进而损害健康。
晚上临睡:月饼中的油脂含量高,睡前吃过多的月饼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03
一天≤一个
一天不宜吃超过一个月饼,因为月饼的糖分和总脂肪含量很高。胆固醇类的月饼(即脂肪含量很高的双黄、莲蓉月饼)含油量为30%以上;胆固醇偏低、但糖分很多的五仁、豆沙月饼,含糖量则在50%以上。每100克月饼所含蛋白质不足8克,糖含量0-50克,脂肪则有15-30克,能量在300-600千卡之间。一个中等大小的月饼所含热量超过两碗米饭,脂肪量可相当于6杯全脂牛奶。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