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成立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建立起“双培、双带、双促”的扶贫模式
九江企业家潘健章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潘健章(左)与佛山另外一位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徐航合影留念。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南海区九江镇的企业家潘健章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我们师徒共获荣誉,也是对基地工作的肯定。”2月24日,潘健章、韦忠勇师徒二人在京相遇,有感于此,潘健章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
潘健章是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下称“培训基地”)主任,而韦忠勇是上林县第二期粤桂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员。在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两人都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接受颁奖,共享荣耀时刻,这令潘健章欣喜不已。
扶贫探路者
产业先行增强“造血”功能
潘健章是九江镇河清社区人,21岁就经营起了一个鞋厂,并逐步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先富起来的人之一,他很早便开始思考如何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年7月,潘健章满怀激情地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南宁市上林县,投身扶贫事业。潘健章深知,扶贫授人以鱼,脱贫授人以渔。经国务院扶贫办批准,培训基地在南海九江镇河清社区成立,潘健章成为培训基地首任主任,开始他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项目。
该培训基地是东西协作粤桂两省(区)对口帮扶的一个窗口和重要平台。培训基地建立起“双培、双带、双促”的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树立为全国典型,一批批贫困户也走出基地,走上脱贫致富路。2018年,潘健章也因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上林绿水青山,气候宜人,尤其是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经过考察,潘健章断定,上林具有发展水产养殖尤其是高值水产养殖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而九江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水产养殖业十分发达,在全国具有领先位置。于是,他带动九江4家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到上林投资建场,创建了上林县首个高值水产养殖示范孵化基地。
基地面积很快就扩展到500亩,不仅吸纳了40多户贫困户就业,让他们每年增加了1到2万元的收入,而且还带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2018年每户分红5000元以上。如今,水产养殖已成为上林的主要扶贫产业。
“韦忠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潘健章介绍,韦忠勇在参加粤桂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后成功创业,现为上林县白圩镇光华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带着村里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致富带头人
“众筹式合作”丰富脱贫攻坚形式
在大力培植特色产业的同时,潘健章还组织同步开展致富带头人队伍的培育。他采取粤桂两地培训的方式,让学员先到南海参观学习半个月到一个月,回来后基地再跟踪服务一年。
为消除学员的创业后顾之忧,潘健章还牵头建立了三统两保帮扶机制,承诺带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化链条的创业机制。如“三无两保”,即无偿提供种苗,无偿提供培训,无偿提供技术,保价收购,保险分担。
截至目前,潘健章一共牵头为上林县培训了438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超过300名创业成功,累计带动全县的10698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四年来,在东西协作粤桂“携手奔小康”行动中,上林县取得了扎扎实实的脱贫效果,扶贫产业遍地开花,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项目更是被国务院扶贫办树立为全国典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上林模式”。
2019年,在国务院扶贫办、江西省扶贫办的指导下,潘健章进一步与江西省新余市对接,在“双培”的经验上进一步探索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众筹模式。
何为众筹式合作?潘健章给出了答案。例如,贫困村村委出资建设工厂化大棚,之后,创业致富带头人带着贫困户与潘健章的公司合作成立养殖公司,贫困户自愿入股,公司和村委会签订租赁合同,村集体每年得到租金作为村集体收入。“众筹”一词被潘健章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江西新余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潘健章很快又确定了九个村作为养殖点,与45位创业致富带头人学员进行合作带动贫困户超1000户。
“这份荣誉是对我过去6年扶贫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在接下来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去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潘健章表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自己的工作没有终点。他将进一步把家乡成熟领先的淡水鱼养殖技术推广给江西、湖南以及广东北部等地的致富带头人,推动更多可持续有前景的产业在这些地方落地。
文/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通讯员陈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