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灭蚊虫共防登革热
九江镇卫计局通过派发灭蚊药物、开展消杀工作、监测蚊媒密度等举措筑牢登革热防控网

■村居工作人员对下水道开展灭蚊消杀工作。

■塘边村居工作人员对绿化带进行消杀。

■蚊媒密度监测数据表。

近期,南海已进入高温多雨的夏季,是登革热的高发期,湿热的环境是蚊子孳生的温床,九江镇卫计局通过派发灭蚊药物、开展消杀工作、监测蚊媒密度等举措筑牢登革热防控网,并呼吁广大市民齐齐动手,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共防登革热。
全面消杀科学灭蚊
“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帽子,背着消毒装置,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投药、喷洒、消杀……”日前,在各村(居)的街巷中都随处可见这样的一片繁忙景象。据悉,今年跟往年一样,在登革热高峰期间(3月~12月),全镇采用内熏外杀,步调统一的有效消杀(每月1日、10日、20日统一消杀),从核心区扩张到整个村居,从主干道路深入到横街窄巷,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有部分村(居)还聘请专业的消杀队伍,力求用药更科学,操作更规范,效果更显著。
“今年前期雨水特别多,近段时间也高温炎热,极大地助长了蚊虫孳生,因此我们会重点针对一些空置屋、冷巷死角、垃圾暂存点等区域进行环境整治和重点消杀。另外,对于一些易堵塞的沟渠,我们都会定期巡查,确保通畅,并且会发动各经济社的村民共同监督,及时上报,最大限度地控制蚊媒密度。”水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九江镇共派发灭蚊药物安备砂粒剂270千克、5%氯菊四氟醚水溶剂550升、右胺氯菊水溶剂1440升、杀虫气雾剂宝力杀1728瓶、5%吡丙醚倍硫磷颗粒剂720千克、飞彪颗粒剂432包,杀蚊烟片23万多片,各村居每周消杀面积超10万平方米。
联防联控全民参与
九江镇登革热防控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三级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以村居为主战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乡村振兴、垃圾分类工作同步开展、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户联系”、“头雁效应”作用,形成一张张由驻班领导、村(居)书记牵头+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示范+广大群众参与的登革热防控网,筑牢一个个灭蚊攻坚的战斗堡垒。
“清积水、清理孳生地是灭蚊的关键,要把蚊子扼杀在摇篮中,控制在源头上,因此这需要我们广大市民发挥主人翁意识,自觉清理家中积水、房前屋后和村巷道的积存垃圾和杂草杂物等、做好门前‘三包’工作。从自身做起,减少蚊虫孳生。”九江镇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九江镇卫计局成立卫生巡查组,分组分片,深入街巷进
行地毯式排查卫生死角和入户蚊媒监测,对于发现的问题,实行督办整改。镇市监局、镇建设办、镇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组织足够的人力,针对在建工地、物业小区、自建房、工业园区、农贸市场、学校、人口密集老城区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清理和消杀。各村居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区分片,责任到人,广泛入户清积水和宣传教育。积极下沉基层,加强沟通,及时梳理和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找准防控的重难点,集中解决,推动全镇登革热防控工作向纵深发展。
截至7月,全镇共出动2万人次,清理卫生死角约1000多处和垃圾1万多吨,入户清积水2000多户,派发宣传单张约3万张。
强化督导实行长效管理
定期通报,共同监督。从今年4月份起,九江镇卫计局聘请第三方采用“模拟孳生地法”对全镇26个村居、36个物业小区、17个医疗机构、4个重点单位开展蚊媒密度监测。每月将监测的结果向各单位定期通报,主动接受监督,倒逼整改。现对6月份的蚊媒监测结果进行通报,请广大市民共同监督。6月份总体阳性指数为20.34,共有39个村(居)、单位、小区蚊媒密度指数大于20,属高风险水平,具体如下:
对于高风险的村(居)、单位、小区,镇卫计局会进行布雷图指数入户监测复检,若7天后复检指数仍>10,则予以“插黑旗”通报。同时,也请广大群众共同监督蚊媒密度高风险的村居、单位、医疗机构和物业小区,若市民发现有蚊子孳生地、附近区域有积水,请及时向村(居)委会举报,或与镇卫计局联系(电话:86589011),共同防控登革热。
搭建应急预警机制。继续加强登革热监测、报告、分析、预警和评估工作。落实对未发生病例、出现病例、出现暴发疫情等三种情况的分级响应制度。适时扩大蚊媒密度监测范围,提供预测依据,及时研判预警,坚决做到“布置早、防控快、措施实、效果好”。强化镇医疗机构NS1筛查,做到逢热必查,及时掌握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加强隔离观察以及积极介入处理。
建立传染病防控长效工作模式。以考核为导向,实行奖惩措施,将登革热防控工作纳入到健康村居长效管理和卫生工作考核中,落实“村居绩效、插黑旗、健康村摘星”等考核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知多D
登革热防控知识知多少?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经伊蚊(我国主要是白纹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传染源一般为人类患者或者隐性感染者,蚊虫叮咬为登革热传播的唯一途径。
二、登革热防控招数
第1招:“清”室内的瓶罐、厨房及浴室
的积水,室外的坑洼、竹筒等积水处,都是蚊子孳生的温床。因此要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翻盘倒罐、清理废旧轮胎,清除蚊虫滋生地。
第2招:“杀”
1、物理防治:利用光、声、电等物理方法捕杀、诱杀或驱除蚊虫,如电子驱蚊器、电蚊拍、光诱器等。
2、化学防治: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常用化学药物来杀灭和驱避成蚊。
3、生物防治:在水池、荷花缸放养观赏鱼类,通过放养鱼类消灭蚊幼虫。
第3招:“防”
室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蚊子活动高峰时间(早晨7时~9时或傍晚17时~19时)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穿浅色的长袖衣物、涂抹驱蚊水,避免在蚊媒传染病高发时到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区旅行。
三、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有发热、头痛、皮疹、肌肉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有无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旅行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温馨提示:
1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也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2登革热病毒有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四种,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也就是说,患过登革热后,若再次感染其他型别的病毒,可再发病,而且第二次患病时临床症状可能会比第一次严重!因此,患过登革热的人更要注意防蚊。
3老人、孕妇、婴幼儿、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以及有免疫缺陷者感染后较易出现严重症状。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通讯员何家仪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