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6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 小鱼苗游进江河 环保理念植心间
    • 安全培训干货多企业人员涨知识
    • 晒老照片赢购书卡
    • 长者用镜头讲述渔故事
    • 6月起重点防范这几种传染病

    第02版:乡村振兴

    • “新老照片话变迁”有奖征集活动
    • 璜矶社区 打造乡村观光线路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晒出老照片赢100元购书卡

    第03版:亲水商都

    • 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加快产业发展速度
    • 居民学知识商家送礼包
    • 销量恢复超八成 探索营销新模式

    第04版:礼山学堂

    • 全镇 1319名学生参加体育中考
    • 点赞!“志愿者”变“交通疏导员”
    • 区委常委潘伟华到九江督导幼儿园复园情况
    • 政策性借读生7月 31日前完成录取公示

    第05版:社区视窗

    • 市民戴 VR感受毒品危害
    • 市民带娃体验“逃生帐篷”
    • 1.6万名长者喜获乐善礼包

    第06版:社区视窗

    • 路边发现野火蔓延及时扑灭!
    • 违规搭建大型广告牌依法拆除!
    • 消防通道被封闭占用责令打通!
    • 交通灯缺亮存隐患马上修复
    • 乱丢垃圾臭味扰民迅速清理
    • 下水道堵塞影响排水快速疏通
    • 防撞柱倒地拦路及时加固
    • 曝光台

    第07版:影像九江

    • 记录家乡美 讲好渔故事

    第08版:健康九江

    • 心机闺蜜化身“男友” 骗走好友 50余万元
    • 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有何意义?
    • 九江街坊注意! 6月起重点防范这几种传染病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08:健康九江

九江街坊注意! 6月起重点防范这几种传染病

2020年06月10日

炎炎夏日来临,自6月2日起,九江镇内各所幼儿园已正常复学,孩子走出家门回到幼儿园学习,这给流行性传染病创造了一定“条件”,在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登革热工作的同时,返校复学的学校及托幼机构还需重点防控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疫情,并警惕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

九江镇社卫中心医生李志聪介绍,5月~10月是手足口病的相对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请家长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儿童娱乐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勤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

“儿童如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尤其是手、足、口等部位有水泡或者皮疹,应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李志聪说。6月龄至5岁儿童可以到镇内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可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现时可通过“健康南海”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预防接种服务或可致电咨询:九江预防接种门诊:0757-86555954;沙头预防接种门诊:0757-86902563。

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涉及其他唾液腺,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畏寒、咽痛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市民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适龄儿童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隔离治疗。●学校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情况,需要尽快隔离,及早就医。

3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童感染后发病率可达95%以上,因此水痘极易在人群密集的学校等集体单位传播扩散。

市民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接种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开窗通风;勤快洗手。

另外,学校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出疹等情况,需要尽快隔离,及早就医。

4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时值“龙舟雨”季节,九江镇阵发性降水和高温炎热天气会交替出现,易引起细菌滋生而引发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吃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引起疾病发生的常见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具体要做到

●勤洗手:操作食物前需要洗手,准备食物期间也要经常洗手。

●洗净蔬果:生吃的蔬菜和水果一定要用流动的水彻底清洗。

●煮熟煮透:食物要彻底煮熟。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不吃生食或未经高温消毒的乳制品或果汁。

●生熟分开: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最好有专用的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储存食物时注意不让生熟食物互相接触,如冰箱内同时存放生、熟食品时,应按熟上生下方式存放,以避免交叉污染。

●妥善保存食物

存放食品的容器应清洁无毒,熟食应放在清洁、干燥、通风条件好的地方,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禽和海产食品等,以及未吃完的食品等应包装好或妥善盖好后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最好在5℃以下)。

文/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