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闺蜜化身“男友” 骗走好友 50余万元

■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梁某。通讯员供图
“防火防盗防闺蜜”本是网友调侃的一句戏言,但没想到“塑料”姐妹情的戏码竟真实地在南海上演。
梁某和小虹(化名)二人本是闺密,但让小虹意想不到的是,梁某竟以给自己介绍男友为由,网上假扮成男性与她交往,并骗走其50余万元。
介绍有钱“契哥”给闺蜜
“闺蜜网上假扮‘男朋友’骗了我50多万元。”5月4日,事主小虹来到九江派出所报警,称其被认识2年多、住在她家的同事兼闺蜜梁某骗走了钱财。
原来,小虹与梁某于2018年12月相识,因同在一家公司上班,又常在一起逛街吃饭购物,久而久之,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平时的相处中,小虹常向梁某诉说婚姻失败后的苦恼,梁某总是耐心倾听并安慰小虹。后来,梁某还搬到了小虹家里同住,成了形影不离的好闺密。
2019年4月份,梁某告诉小虹,其有一个“契哥梁某生”,在南海经营一家大酒店,生活条件优裕,并介绍给小虹,让小虹加了“契哥”的微信。
虽然互不相识,但是“梁某生”英俊的微信头像一下子吸引了小虹的目光。在聊天中,“梁某生”经常对小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双方感情迅速升温,很快便确立了恋爱关系。不久后,“梁某生”说自己正在与妻子打离婚官司,承诺离婚后会娶小虹为妻,但当前受官司影响,自己的资产暂不可以支配使用,并以家人生病、还信用卡等各种急需用钱的理由,让小虹转账给“契妹”梁某,再由梁某转给自己。不到半年时间,陷入热恋中的小虹就通过微信转了3万多元给“男友”。
为了打消小虹的顾虑,2019年7月份,“男友”称其现在用的微信号是前妻申请的,他不想再用,希望小虹以自己的名字开张电话卡,并帮他重新申请一个微信号。小虹对“男友”言听计从,将新开的电话卡和申请的微信号交给闺蜜梁某,让其转交给“男友”。
在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小虹为“男友”解决“难处”,向其为“男友”新开的微信号陆陆续续转了近47万元。这些钱中,有15万元是小虹向母亲借的,其他大多是向朋友借和在网上平台贷的款。至此,小虹对“男友”没有丝毫怀疑,相反,她为能在“男友”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而感到开心。
致电“男友”意外揭穿骗局
小虹在与“男友”热恋期间,曾多次要求和“男友”视频或见面,但对方总是以正在打离婚官司、不想牵连小虹等为借口,拒绝小虹的要求。对此,小虹虽然有些失落,但一想到“男友”是好闺蜜介绍的,也就未产生怀疑。
5月2日晚,小虹邀请闺蜜梁某一起去妹妹家烧烤。期间,小虹思念“男友”心切,便拨通了“男友”的微信语音电话,没想到身边闺蜜梁某的手机竟响了起来。正在吃饭的梁某没细看便接通了来电,不曾想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与现场声音形成了“二重奏”。小虹看着梁某,无比愕然,回过神后连忙质问梁某,猝不及防的梁某矢口否认,两人不欢而散。
原来,这一切都是梁某设下的圈套,“梁某生”根本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名字,自己深爱的“男友”竟然就是自己最信任的闺密假扮的。5月4日,与梁某协商未果的小虹选择了报警。
5月17日,办案民警在搜集到足够的证据后,依法对梁某进行抓捕。在证据面前,梁某如实交代了自己一人分饰多角,虚构梁某生身份诈骗闺蜜小虹50多万元的犯罪事实。据了解,梁某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好,但虚荣心较强,在与小虹相处过程中,她了解到对方想找个男朋友重组家庭的想法,遂动起了歪脑筋,觉得可以利用好友此时的心态,骗几个钱用用,结果初试之下,好友竟然轻易上钩。随后,梁某更加变本加厉行骗,前后骗得50余万元,并将骗来的钱在日常吃喝玩乐中挥霍而光了。
在此,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切莫轻信虚无的网上交友,谁也无法保证网络另一头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是否真实存在,更不能给素未谋面的网友转账汇款,以免落入网络诈骗的圈套。
文/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通讯员彭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