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12月1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洲表旧改项目首期回迁房开建
    • 围炉煮茶品味慢时光
    • 南海美食品牌IP“塔米”来了
    • 工匠齐聚平洲比拼制作手镯
    • 16名代表进驻 倾听人才心声
    • 用美食聚人气展桂城新活力
    • 做足党课创新文章助力党员学有所成

    第02版:重点

    • “头雁”打擂台亮出基层治理真功夫
    • 视察桂城重点项目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 南海美食品牌IP“塔米”来了
    • p39

    第03版:关注

    • 冬天的桂城,热气腾腾
    • 做足党课创新文章让党员学有所成
    • p42

    第04版:城事

    • 活用“创熟”手法劝导车辆停放外移
    • 公园如何管养街坊齐来出计

    第05版:关注

    • 围炉煮茶 品味慢时光
    • 党建引领谋发展 人居环境颜值高

    第06版:多彩社区

    • 河 你一起变美
    • “老有所学”暖民心 乐享最美夕阳红

    第07版:生活服务

    • 建议老人和满3岁儿童尽快接种疫苗
    • 小组角色扮演 剖析诈骗手法
    • 上报不实统计数据最高处罚二十万元
    • p49

    第08版:校园内外

    • 向日葵的自述
    • 那是一个花开的日子
    • 最可爱的人
    • 那些灿烂的细节
    • 我的拿手好戏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4:城事

桂城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城市论坛”,探讨电动自行车管理

活用“创熟”手法劝导车辆停放外移

2022年12月14日

■桂城消防救援所代表、社区党委代表与党员楼长、业主代表、物业服务公司人员等围绕电动自行车管理面临的痛点、难点展开讨论。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成为市民通勤出行的热门选择,但随着上路数量增多,也衍生了一系列管理问题。12月9日,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同德社区党委联合举办桂城“城市论坛”交流会,桂城街道消防救援所代表、社区党委代表与党员楼长、业主代表、物业服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等围绕电动自行车管理面临的痛点、难点展开讨论,共同探索应对方法,引导电动自行车规范使用、安全出行。

筹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点

位于同德社区的中海千灯湖1号小区,周边商业圈成熟、生活圈便捷,因而多数住户都购置了电动自行车作为短距离出行代步工具。小区内大概有530多辆电动自行车,每天早上7时至9时,下午4时至7时是出行高峰期。

“出行高峰期刚好与老人家散步或儿童放学时间重合。”该小区物业经理郑海娟说,物业会进行劝导,但难免存在摩擦碰撞等安全隐患。现场不少居民也表示自己在晨运、带孩子过程中有被电动自行车吓到的经历,给他们带来不少困扰。

针对电动自行车规范使用问题,桂城街道消防救援所宣传专员何绍森介绍,在住宅区内超速行驶所造成的事故,当事人需要负责任。因此,培养安全出行的意识非常重要。

“不仅要培养安全出行意识,还要依靠多方共同落实管理。”千灯湖1号党支部书记、党员楼长王春博也分享了自己在接待群众、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收集到的建议。

作为千灯湖1号小区楼道党员户联系小组的组长,王春博在今年年初开始与社区党委、物业一起探索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新路径。此前,他与其他党员代表、热心居民骨干参与了多次联席会议,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协助物业推进小区西门电动自行车停放点的建设。目前,小区西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棚已完工,可容纳约280辆车辆。

立足居民需求实行融和共治

尽管在西门建好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以及停放点,但记者走访发现,使用率并不高,很多居民仍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栋的架空层。

8日晚上九时多,小区架空层一辆电动自行车自燃,物管人员及时发现并使用灭火器扑灭。对此,不少住户提出忧虑,希望物业、居委介入解决,推行电动自行车停放外移。

针对目前现状,也有居民提出,希望物业在架空层安装消防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对此,何绍森说,加装消防设备可降低火灾伤害,但不能完全消除电动自行车爆炸的隐患。

“各方需求各有不同,物业公司可参考其他小区试点推行外移停放方法,立足居民需求,先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同德社区党委委员黄立明介绍,同德社区灯湖领秀小区实施“禁电令”,很多业主积极化身志愿者,劝导街坊邻里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小区外的电动车棚,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

郑海娟表示,物业公司将采取多种方式征询全体业主意见,继续选出试点推行电动自行车外移的楼栋,并实践此前研讨的送货到家服务,结合居民建议寻求电动车管理的最优解法。

同德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活用“创熟”手法,深化党员户联系机制,带领小区党员志愿者、社团代表和居民骨干通过联席会议、楼长接待服务日等平台,协助物业做好居民意见征询、建议收集相关工作,动员多方参与小区治理。

搭建多种议事机制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桂城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基层治理,全域创建“熟人社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作出桂城贡献。

今年,桂城紧紧围绕基层治理痛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城市论坛”议事机制,旨在搭建小区居民、城市建设者,以及社会各界专业人士沟通对话的新平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城市治理新方法。

短短两个月,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落实征询意见、确定议题、开展主题论坛、做实后续跟进等工作,在翠颐社区、尖东社区、同德社区,围绕小区绿化安全、城市公园管护、电动车安全议题展开讨论,有效联动多方积极发声,回应社会诉求。

“城市论坛是个很好的平台,运用‘创熟’力量着力破解物业小区存在的治理痛点、难点问题,在推动社会良性沟通中实现社会融合。”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梁启聪表示,日后将会继续搭建更多不同类型的议事机制平台,扩大群众参与的覆盖面,强化党组织的作用,汇聚更多资源,让党员服务群众、联系群众。

接下来,桂城将继续总结提升城市论坛经验,重点聚焦解决群众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化推广基层治理“十”字工作法,从纵向建体系、横向调资源,实现基层治理服务到身边,矛盾自己解,让社会各界力量在党建引领下成为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力军”,真正实现“党建引领一呼百应”,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高品质新活力强实力的出彩桂城贡献更多力量。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王小姬何茵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