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 滋阴和祛暑并重
8月23日处暑,是秋季的第2个节气。“处”含有终止之意,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此时昼热夜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生长”向“收藏”转变,为阳气的收敛创造了条件。处暑并不意味真正的秋凉,所以养生保健以滋阴和祛暑并重。
“处暑之后,暑气渐渐消退,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开始由炎热向凉爽过渡。”桂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表示,此时气温虽有整体下降的趋势,但还不是完全的秋凉,仍处在短期回热天气期内。在此,提醒大家,此时养生要注意以下四点:
早卧早起
步入秋季,除了做到“起居有常”,睡眠时间也要从暑期的“夜卧早起”,调整为顺应秋时的“早卧早起”。处暑节气处于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秋主“收”,早卧,以助于阳气的收敛,以养“收”气;早起,以助于肺气得以舒展。
滋阴润燥
处暑后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宜。日常饮食应少食辛味食物,增加酸味食物。此外,民间也有处暑吃鸭的传统习俗。古人认为,农历七月半的时候鸭子最肥美,正是人们秋季进补养生的首选食材。现代研究也表明,鸭肉中的脂肪不同于其他动物脂肪,其化学成分近似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适度运动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此时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容易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此时养生需动静结合。运动可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广播体操、打球等。对于老年人,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运动时间以早晚为宜,中午室外仍然炎热,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调畅情致
秋季自然界万物凋零,容易使人产生悲秋之情。故秋季养生要保持乐观情绪,神志安宁,以神敛气,以减缓肃杀之气对于人体的影响。
链接
解秋乏小招
常梳发: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易除疲劳。
舌舔腭: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
齿数磕:牙齿多活动,相互磕一磕,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面多擦:用双手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促进面部血液循环,防止感冒,缓解疲劳。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