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5月1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坚持“五心”工作法这条公交线路“不一样”
    • 佛山首家唐宁书店桂城开业
    • 落实值班值守 全员严阵以待
    • 致敬白衣天使感恩“医”路有你
    • 学子别样方式深情告白妈妈
    • 打卡“佛山小垦丁”畅享都市慢生活
    • 基层善治抓主线创熟服务暖人心
    • 金银错玉器你见过吗?这个展览持续到月底

    第02版:要闻

    • 广东天波 研发“数字哨兵”实现一屏展码
    • 广东金赋 打造华南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 桂城一周

    第03版:关注

    • “灯塔”领航 构筑数智生态圈

    第04版:文明实践

    • 基层善治抓主线创熟服务暖人心
    • 浮岛连片 鱼儿成群

    第05版:生活服务

    • 体验“德范儿生活” 品尝地道美食
    • 打卡“佛山小垦丁”畅享都市慢生活

    第06版:关注

    • 情暖母亲节共建幸福家
    • 南海首家壁球馆开放
    • 学生体验做家务 感恩妈妈的付出

    第07版:生活服务

    • 致敬白衣天使 感恩“医”路有你
    • 约定放弃加班费协议无效且违法
    • p53

    第08版:校园内外

    • 给梦想一寸湿润的土地
    • 征稿启事
    • 我是一个泡泡
    • 追梦
    • 玉兰花开人从景来
    • 卖东西大挑战
    • 包饺子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04:文明实践

石石肯华龙涌打造自净生态型水体

浮岛连片 鱼儿成群

2022年05月11日

▲华龙涌布满净化水质用的生物膜载体。

河道里鱼儿成群,蛙鸣阵阵;浮岛错落有致,水草绿植连片生长……如今经过石社区华龙涌,居民们都不时停下匆匆脚步,瞧瞧这条曾黑臭无比的河涌蝶变后的怡人景色。从河涌旁的小区高层俯瞰华龙涌,眼前的漂亮景观更是让人瞬间换上一份美好心情。

推进河涌整治构建自我净化能力

华龙涌位于华龙路一侧,全长600多米。南面属四村工业区,北面是桂南社区生活区,沿线有4个大排污口和12个小排污口。昔日,各种污染物日积月累地流入这条河涌,形成黑臭水体。

蒋叔是日常维护管养华龙涌的一名河道保洁人员。“刚调来负责这里时,只见河水又黑又臭,河底淤泥一块块漂浮上来,河面铺着厚厚的油污,肉菜市场对出河段的情况更为糟糕,水里常常会打捞到死鱼和垃圾。”提及一年多前的臭水沟印象,蒋叔依然感叹“太可怕了”。

去年5月,桂城街道河长办启动石 社区华龙涌及其支涌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方面全线清淤,并对沿线排污口和渗漏点进行截污或封堵,减少外源污染;另一方面采用以“强化微生物系统”为主,“生态复氧净化+水生植物净化+生物膜技术净化”为辅相结合的技术实施生态修复,构建河涌的自我净化能力,抑制有害藻类生长,提升水体质量,提高水体透明度以及景观性,打造自净生态型水体。

经过近半年整治,华龙涌及其支涌的臭味消失了,水质也变好了许多,河面、岸边种上连片的水生绿植装点河道。如今蒋叔划着保洁小艇在河道上前行,一趟下来只有少量落叶垃圾。

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直呼更幸福了

初夏的午后,华龙涌更是“生机勃勃”。从涌边任意一个地方往下看,都是鱼儿成群的场景。加之河道上每隔两米就有一个生态浮岛,上面种满了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既净化了水质又美化了一河两岸环境。

河涌上横向拉了许多布带,这些是净化水质用的生物膜载体,它们均匀布置于河道中,能为微生物菌剂提供栖息生长繁衍的地方,最大化利用微生物分解水体污染物。

每过一段时间,河道上还会有喷泉。据悉,这是一种智能控制微孔曝气方式,对河涌水体进行水动力优化,采用“微孔曝气系统+喷泉曝气”促进水体流动,一方面使得水体内循环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提高水体的溶氧量,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及特异性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营造河涌体景观效果。

“以前从阳台看到楼下的河涌,视觉、味觉都十分难受,现在河涌变得很漂亮,黑臭情况消失了,呼吸都顺畅了许多。周末时在阳台一边喝茶、一边看风景的生活十分惬意。”华龙涌对岸的小区住户陈小姐点赞道,近两年的河涌整治极大提升了业主们的居住幸福感。

文/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图/珠江时报记者梁卫展张鹏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