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3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4月起 桂城 2290个路内停车位实施收费
    • 清明祭扫需预约
    • 满城春色 花开正艳
    • 铿锵誓言 冲刺中考

    第02版:重点

    • 小春苗秀创意 旧轮胎变花盆
    • 铿锵誓言 冲刺中考

    第03版:关注

    • 抗疫中的社工力量
    • 内外兼修,打造一座精致城市

    第04版:民生

    • 误倒防水胶入河 男子被罚两万多
    • 居民期盼公交复通 帮办记者协调处理
    • 油烟不直排 在线可监控
    • 外卖小哥上街 劝导文明出行

    第05版:视觉

    • 满城春色 花正浓

    第06版:文明新风

    • 社区送关爱 邻里添幸福
    • 党群齐种花 携手美家园

    第07版:生活服务

    • 远离结核病 畅享自由呼吸
    • 植入胶囊起搏器 患者免受“皮肉之苦”
    • 河道内运河砂 应持合法来源证明
    • p46

    第08版:校园内外

    • 我和皮卡丘过一天
    • 父亲的箩筐
    • 本色冬瓜
    • 文竹,我的植物朋友
    • 我家的小汪
    • p44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08:校园内外

本色冬瓜

2021年03月24日

◎王国梁

我总觉得冬瓜是一种生长奇迹。那么细嫩柔弱藤蔓上,竟然能够生出如此硕大的果实。大个儿的冬瓜,几十斤重,一个成人抱起来都非常吃力。

我还纳闷,冬瓜为什么叫冬瓜呢?西瓜、南瓜、北瓜,即使它叫冬瓜,也应该是“东瓜”呀。有人说,因为冬瓜成熟之际,正是万物凋敝的深秋,其他的瓜果蔬菜已经谢幕。深秋的早晨,一个个大冬瓜上面有一层白粉,看上去像冰冻一般,看上去和冬天的霜雪一样,让人觉得它好像是冬季成熟的,所以叫冬瓜。另外,冬瓜的果肉莹白如雪,也不辜负“冬瓜”的美名。

冬瓜的味道比较寡淡,没有南瓜的绵软,更没有西瓜的清甜,所以我以为它的味道最为本色。本色冬瓜,就像一个履历简单的人,没沾染过世俗风尘,永远怀揣一颗单纯的心。冬瓜的样子给人粗粗笨笨的感觉,它呆头呆脑的样子并不惹人讨厌,反而因为质朴的形象颇为讨喜。冬瓜很受欢迎,因为它的味道吃起来不错。别看它粗粗壮壮的像个莽汉,但它粗中有细,口感颇为细腻,不够清脆但清新味道十足,不够甘美却正好与其他菜百搭。

我的母亲很喜欢冬瓜,每年都要种。冬瓜一点不娇气,不用怎么打理,时节一到便奉献出一只只硕大的果实。母亲把冬瓜收在屋檐下,一个冬天就有的吃了。冬瓜与白菜、土豆、萝卜一样,都属于高产菜。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而这类菜遍地都是,感觉怎么吃都吃不完似的。不知为什么,白菜、土豆、萝卜之类的菜,吃着吃着就烦了,但冬瓜吃不烦。冬瓜在一堆粗生贱长的蔬菜中,还是颇具独特气质的,很受人们欢迎。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的本色口味。

母亲说,冬瓜炒肉片最好吃,冬瓜能吃出肉味来。这是冬瓜的优势,就像一个与人配合度相当高的职场人,总是受欢迎的角色。冬瓜丸子汤一直是我喜欢的,汤水如水波荡漾,上面浮着几颗丸子,冬瓜片在其中浮浮沉沉,汤与菜完美融合。想喝汤就喝汤,想吃菜就吃菜,丸子里有冬瓜的清香,冬瓜里有丸子的滑嫩,如果再有几条粉丝就更棒了。这道菜很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味道,能满足人的多种口味,也能满足很多人的口味,所以是道受欢迎的家常菜。你吃过之后,不经意间就会牢牢记住它的味道。

清炒冬瓜最能保持冬瓜的本色。在这个食物极大丰富的时代,餐桌上经常鱼肉横陈。太过油腻的饮食,急需一道清淡爽口的菜来调剂。清炒冬瓜就是如此,清新,爽嫩,淡香,简直有点绝尘而出的味道。看来,冬瓜无论如何“变身”,其本色是变不了的。

有一天我看书,书上说冬瓜除了味道美,还有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呢。有俗话说:“冬瓜入户,不进药铺。”那天我看一位女同事在朋友圈发了“冬瓜做法大全”,她老公也是我的朋友,她老公在那条朋友圈评论到:“你的最爱,也是我的最爱,让我们慢慢吃,慢慢品,一直到老。”我一向很烦朋友圈矫情的秀恩爱,却给他们点了赞。据说能够吃到一起的夫妻,幸福指数会很高。冬瓜这种大众蔬菜,充当了良好的媒介,把人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本色冬瓜,简单生活,蔬食淡茶,可乐终生。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