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当巷长 治理到街头
桂城江滨社区探索实施“党员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激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江滨社区巷长向居民派发垃圾分类倡议书。
桂城街道江滨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老旧社区,社区常住人口以户籍长者和新市民为主。街巷纵横是江滨社区特有的风貌,巷里生活热热闹闹却也潜藏着不少治理难题,或是垃圾孳生蚊虫,或是高空抛物,或者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以往群众反映诉求总要层层上报,解决起来颇费周折。如何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高效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是社区当下遇到的治理难题。
为此,桂城街道江滨社区发展服务项目在“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的指导和江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进驻,共同探索实施“党员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激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近日,社工便组织这群巷长们进行了联席会议,以社区卫生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解决方案的讨论,并走街串巷开展了垃圾回收倡议志愿服务行动。
收集议论社区公共问题
“巷长”联席会议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讨论社区公共问题,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的逐步形成。近日,江滨社区党委委员廖海强带领巷长们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会议目的是推进上月联席会议决议达成的工作方案的落地,并组织开展垃圾回收倡议志愿服务行动。
会议上,巷长们分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巷长表示:在派发了倡议书之后,应该要继续进行监督和跟进;有的巷长表示:除了倡导垃圾回收之外,也要倡导社区群众不要高空抛物……项目社工将巷长们的意见收集下来,并协助社区根据巷长意见进行一一回应。
会后,巷长队伍3人一组,兵分四路正式入户派发倡议书。据悉,本次行动主要针对江滨社区新村大道东1-23巷的居民,通过派发倡议书为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回收行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做法。
党员带头推行巷长制
在这次行动中,巷长队伍有一位“新面孔”——源叔。据了解,他今年74岁,是一位老党员,在23巷居住,平日下午比较悠闲,也有意向参与志愿服务,充实退休生活。社工前期通过入户访谈介绍巷长工作,与源叔的想法“一拍即合”,源叔也受邀成为今年新培育的第一位党员巷长。
“江滨社区新村大道东共有48巷,在项目进驻前共有巷长12名,全部分布在24~48巷,其中巷道老党员8名,热心的社区街坊4名。今年我们计划发挥原巷长们的模范作用,继续在1~23巷挖掘更多热心居民加入到巷长队伍中,首先在新村大道东48条巷全面覆盖推行‘巷长制’工作,再复制到全社区。”项目社工高楚华表示,在进驻社区的一个多月里,社工通过入户访谈等方式,已成功挖掘到一名新的党员巷长源叔,并物识了7~8名热心街坊作为备选的新巷长对象。
高楚华介绍,项目接下来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吸引人,通过组织开展恒常兴趣类服务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社工服务;第二步是培育人,通过志愿者培训和个别面谈督导的方式提升巷长的服务能力,培育社区自组织骨干;第三步是助力人,通过坚持党建引领,以治理社区卫生环境问题和传扬社区文化作为服务载体,共同制定社区巷长组织的规章章程,在参与过程中构建社区自组织运营机制。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邹韵斯高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