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堆放点 垃圾不乱飞
开展志愿服务、整治人居环境,促进社区文明和谐

■悦万城对东门停车场出入口进行围蔽,设置了垃圾临时堆放点。

■整治前,悦万城东门停车场出入口堆满建筑垃圾。 通讯员供图

■青少年在桂一社区,用手绘方式记录“脏乱差”现象。 通讯员供图
桂一社区
穿梭在桂城桂一社区的街巷中,能看到共享单车整齐地排列在路边,能看到社区公园里干净的环境与优美的绿化,还能看到社区志愿者顶着烈日站在人行道边劝导市民文明出行……处处是文明,处处皆风景。
近年来,桂一社区通过整治人居环境及开展志愿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促进社区文明和谐。
设临时堆放点处理垃圾
“以前这里又脏又臭,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没有围栏,风一吹就将垃圾吹上天,阵阵恶臭熏人。”桂一社区居民梁伯指着悦万城一楼停车场出入口后方说,如果不是这条路方便长者通往公交车站,宁愿走远点都不会经过这里。但今年7月,这里变成了两个临时垃圾场。
记者到现场看到,一排高高的铁门将悦万城一楼停车场出入口后方围蔽起来,看不见脏乱的垃圾堆,臭味也没有蔓延出来。
桂一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该卫生“黑点”严重影响社区环境与居民生活,社区于今年7月联系物管公司,双方达成协议,对停车场出入口后方一层进行围蔽,设置两个垃圾临时堆放点,分别堆放商业建筑垃圾及住宅建筑垃圾。
现在,这个卫生“黑点”变得规范,垃圾妥善处理,不再发出恶臭,道路干净卫生,更方便居民出行。“这阵子垃圾没有乱飘了,走过这里也不需要捂着鼻子了,挺干净的。”梁伯说。
青少年将“环保”手绘出来
自9月11日召开创文“攻坚”推进会以来,桂一社区多了一道风景线——社区党委、工作人员、治安队员、志愿者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各住宅小区等重要区域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带着扫帚清理街巷、公园垃圾杂物,入户宣传文明养宠、垃圾分类等。
此外,桂一社区还拆除了多个违规搭建雨棚及棚架,确保居民安全。截至目前,桂一社区共拆除楼顶违章搭建棚架7个,拆除商铺不合规雨棚32个,清理垃圾21吨。
同时,为了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今年暑假,在“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桂一社区发展服务项目联同社区大学生协会开展青少年环保系列活动。其中,在“‘奇思妙想’小讲坛”活动中,大学生带领青少年实地考察,并将发现的“脏乱差”现象通过手绘方式呈现出来。
8月,青少年们带着手绘的环保宣传海报,在社区内开设宣传摊位,向更多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更有趣的是,青少年在摆摊过程中,还化身“小老师”,指导居民通过手绘、裁剪、黏合,将废纸箱、彩纸改造成一个个收纳盒。
楼长上街劝导市民文明出行
而在车流量较大的佛平路与南海大道交界的十字路口,也有桂一社区居民熟悉的一道靓丽风景——“斑马线上的文明”。举着写有“文明出行”的小旗子,身穿“橙马甲”,每天7时到19时,该路口都有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工作。
引导行人、自行车、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阻止闯红灯、横穿马路等行为,督促通过人行横道的自行车、电动车下车推行……今年57岁的桂南小区楼长自治小组组长刘淑英已经在该路口值守了近两个月。
“我从7月31日起就开始值守了,每天早上7时~9时都在这里。”刘淑英说,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们楼长自治小组就一定会积极响应,“当初桂南小区还没有设立楼长自治小组时,小区乱停车、偷盗现象时有发生,是桂一社区党委和‘创熟’小组带着我们一起‘重建’家园的。现在小区变好了,我们楼长也想出一分力,回馈社区。”
刘淑英说,经过近两个月的劝导,居民文明素质确实提高了不少,“大家都按红绿灯有序地过马路,道路顺畅了,交通事故少了,出行更方便安全,这就是文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丁当通讯员阮明杰周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