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副主任医师进社区为长者“支招”
保持身心健康 安享晚年生活

邓自华医生给夏东社区长者进行健康宣教。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老年人50-80%的疾病属于心身疾病,即心理失调引起的疾病。那么中老人日常应该怎样调节心态和情绪、保持健康的日常作息和行为习惯呢?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邓自华来到夏东社区,给社区长者“支招”。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活动开始,邓自华医生首先带领大家一起来做八段锦,长者们十分认真地跟着邓医生做热身操,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心理健康和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人对外界的看法决定了他心理变化,也直接影响他的情绪。”邓医生表示,如果注意调整作息,用更健康的行为方式去生活将更有利于晚年健康。为此,邓医生现场给社区长者们介绍了一首健康习惯“打油诗”——少吃肉,晒太阳,雨中行,常唱歌,饭后息,挺起胸,静坐思,天伦乐,步当车,行善事。
在吃方面,中老年人应该少吃肉,多吃青菜,并建议每日晒15分钟太阳,尤其是冬天的太阳有助于人体吸收阳气,增加体内所需物质;在走方面,应该适应环境的变化,无论什么天气都保持每天有一定的适当运动量,并培养兴趣爱好,如唱歌、画画、书法、下棋、看书等,动动手脚的同时锻炼脑功能防止脑退化;还可以多做好事,有利于放松身心,保持心情舒畅。
邓医生还建议长者们晚上11点前睡,早上6点至7点起并及时排便,保持正常的作息习惯将有利于健康。另外,应根据身体情况做到“劳逸结合无太累,按时吃饭按时睡,不与工作来作对,得闲与友聚一聚,几杯清茶不用醉,培养爱好添情趣。”凡事要有规律,并学会放下,不和烦心事
“过不去”。
提高急救意识
中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等慢性病其实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慢性病引起的突发急症更是十分凶险。因此,邓医生课上强调,一定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时救治的意识。
有冠心病史的长者一旦出现胸痛,糖尿病患者突然出冷汗等,要警惕并及早求助身边人。对于心脑血管系统突发的心梗、脑梗等急症,要采用“就近就快”的原则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溶栓黄金时间是3~6小时,这段时间内做手术和服药效果是差不多的,一旦错过了时间,即使治疗康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邓医生提醒,慢性病患者平时要有急救意识,不要盲目相信“民间方法”自己按摩或服药缓解,应尽快在他人帮助下到医院检查。
而对于亚健康(未病)或疾病救治后的康复,则应保持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并保持心情愉悦。“不开心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但可以调节,心态十分重要。”邓医生表示,大家应该明白‘烦恼都是自找’的,要学会活在当下,不生气、不抱怨、不计较、有同理心、时常感恩、保持存在感、常微笑,不开心的时候找人倾诉释放压力。
撰文/邹韵斯供稿 王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