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理发师游枝英
一人一剪一剃刀 坚守老店四十载
■游枝英拿起剃刀,为顾客刮脸。
■第一代理发铲,如今已成为“古董”。
■老式铁铸理发椅,满满的年代感。
■陪伴游枝英数十载的三把剃刀。
■去年,游枝英改造客厅,将理发店搬了过来。
旧式收音机、白瓷脸池、发黄的海报、可以躺下的“铁椅子”以及上世纪使用至今的剃刀、推子、胡刷……这样的老式理发店,对于很多70、80后而言,或许只存在于儿时的记忆,而对于更多的年轻人而言,大多只能在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
1982年开业至今,坐落于丹灶镇西城社区西城大街的这家理发店,几乎保持着旧时老国营店的模样,店内每件理发工具都称得上是“古董”。入行40载,今年69岁的理发师游枝英像一位游离于时光长河外的独行者,见证着西城大街从往昔的商业繁华到如今的宁静萧条,也见证了国营理发店的兴起到衰退,凭借一人一剪一剃刀,坚守老店四十载。
理发师职业曾是“铁饭碗”
理发,在丹灶方言里也作“飞发”,理发师也被称为“飞发佬”。上世界70年代,20岁出头的游枝英被分配进当时的国营理发店,成为一名理发学徒。“一开始就是帮忙招呼顾客,做些拿拿抬抬的活,后来在师傅的传授下,才学会理发这门手艺。”
当时,理发师这项职业称得上是“香饽饽”。“即使一天剃不了几个头,每个月也能拿到固定的工资,30多元的工资收入在当时而言,就是‘铁饭碗’。”游枝英回忆,当时理发店在丹灶城区和西城都设有店面,六七个理发师经
常要来回跑,“每天理发的人都比较多,排队领号是常有的事,逢年过节更是大排长龙。”
“算不上什么手艺人,就是一项养家糊口的行当。”当时,游枝英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从上午9点剪到晚上八九点,一天下来有时候要剪40多个男式头。人虽年轻,但手酸脚痛也是常有的事。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这是丹灶的一句土话。逢年过节,也是游枝英最忙的时候,“理发店过年不放假,除夕夜也开到晚上,只为给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
创业开理发店自己就是“活招牌”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各行各业迸发出新的活力。理发行业吹来了“个体风”,国营理发店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少国营理发店的理发师选择转行或者单干。
1982年,游枝英也选择创业,在西城大街上开起自己理发店。由于当时店铺并没有立起招牌,游枝英至今也想不起店名,“到底是健美理发店,还是美健理发店,现在真的记不清了,街坊邻居一看见我这个‘飞发佬’,就知道这里是‘飞发铺’,拿着剪刀的自己就像一个‘活招牌’。”
彼时的西城大街,凭借发达的水路,是邻近有名的“墟市”。300多间商铺沿街而开,吸引了丹灶、西樵乃至三水、肇庆的往来客商云集于此,是当时不折不扣的商业街。“西城大街最鼎盛的时节,白天街上人挤人,即使到了夜半时分,还有很多食肆、商铺营业,不少人也会选择避开人流高峰,深夜来‘飞发’,理发店经常营业到很晚。”游枝英说。
上世纪90年代初,供销社、医院、信用社、米仓等先后撤出,水道因少人使用逐渐淤堵,曾经繁华一时的西城大街逐渐萧条,青石板铺成的长街慢慢变得寂寥。各种新式发廊的兴起,得到爱好时髦的年轻人的追捧。而游枝英依旧守在大街上的老店里,用心服务每一位踏门而入的顾客。
“一条龙”服务仅收费10元
传统的事物并不会消失,只会躲进岁月的年轮里,散发着古老的力量。去年,游枝英的理发店被告知属于危房,不能继续营业。自此,经历了30多年时光的理发店,正式淡出历史舞台。
理发椅、旧木橱、老式电风扇……游枝英一样不落,收拾好店内全部行当,索性将其搬到斜对面的家中,在门口支起“理发”牌子作为招牌,并在一楼客厅安上镜子,改造成自己的“新店”。“不少老顾客隔三岔五都会找上门来理发,真‘退休’的话,自己心里也不舒坦。”游枝英表示,这些找上门来理发的,多数是以前西城周边的老人,也有不少是慕名前来体验传统手艺的年轻人。
“飞发?坐。”6月8日,闲坐大半个下午后,一名60岁左右的男子走进理发店,简单的交谈过后,游枝英再次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剪刀挨着木梳,挥手间“烦恼丝”成堆落地。理发、修面、刮胡子、掏耳朵、面部按摩……这样的“一条龙”服务,游枝英仅收费10元。
“以前‘飞发’只要2角钱,几十年过去了,游师傅的手艺一点没有落下,这里也成为了老街坊们的‘记忆落脚点’,每次头发、胡子长了,总是不由自主地寻到这里来。”该男子说。
走出理发店,驱车数公里,就能来到丹灶的城区。但这里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街边有家贴满明星海报的新式发廊,门口LED屏上滚动着各式服务的价格,让记者想起了游枝英店里那张掉漆的老式理发椅。40多年的时光,就在这短短的几公里之间,渐行渐远。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吴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