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两会描绘新一年发展新蓝图
强化“六大统筹” 以新姿态 新干劲新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
扫码回顾南海区两会专题报道
2022年1月3日至5日,南海区两会召开。
1月4日,南海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区长王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1年工作成绩,全面部署2022年的各项工作。
过去的一年,南海奋力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2年,南海将聚焦区委“抓改革 促转型”工作主线,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以产业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全面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
书记区长走团
区委书记顾耀辉:
五个“持续” 四个“突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月5日,顾耀辉先后参加狮山、里水代表团分组讨论。他表示,狮山镇要从产业、土地、城市、创新和社会治理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从产业狮山向城市狮山转变;里水镇要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基层社会治理四大方面加快突围,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发展。
●寄语狮山:
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 ,最大的核心还在于狮山。做大做强制造业要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方面着手。
狮山未来的发展一定要从产业狮山向城市狮山转变。除了持续做大做强制造业 ,还要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机遇拓展空间,提供充足的城市配套,发挥好南海大学城拥有的一批科研力量的作用 ,并解决好基层社会治理问题。
●寄语里水:
虽然里水产业基础好,门类比较全,但是产业特色不够明显和突出,接下来里水要围绕产业发展目标,聚焦电子信息、医药大健康、新材料、新型农业等产业发展。
里水位于广佛交界,早前提出打造广佛青创城,概念非常好,为下一步城市建设和广佛产业同城发展突围创造了很好条件,对里水城市发展也进行了重新定位,希望里水凝心聚力,实现更大突破。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
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出新步伐
1月5日,王勇先后参加大沥、九江、桂城代表团分组讨论,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六大统筹”工作部署进行解读,并对三个镇街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寄语。
●寄语大沥:
应有凌云志,敢当先锋队!大沥要坚持“强二优三”的产业定位,制造业是南海的安身立命之本,应以第二产业往高端发展,去支撑起有分量的、有特色的、有影响力的第三产业发展;要坚决扛起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大旗;要传承好大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寄语九江:
九江领导班子都很年轻,代表们也朝气蓬勃,在你们身上感受到了满满的信心,也对九江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九江接下来要做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产城融合,要挖掘潜力,要保持优势;二是统筹智造升级,要弯道超车,要稳扎稳打;三是统筹民生文明,要社会协同,要自主自治。
●寄语桂城:
桂城要更加开放,保持城市中心的首位度,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引领力,以城乡融合展示示范性,以对全区的贡献度彰显大局观。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既要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力度,也要有提高城市品质的温度,真正使城乡融合的南海模式在桂城形成示范,并形成南海的经验推广到全省。
2022
南海准备这样干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
统筹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新城区规划建设推动产城融合释放新空间
加强综合规划
加强与三水区对接,高质量编制佛北战新产业园南海片区总体规划
完善城市功能
配建一批优质公办学校、人才公寓,完善商业和生活配套,充分发挥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功能作用
培育战新集群
打造南海北部创新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战新产业集群
2
统筹全域土地治理和乡村振兴推动省城乡融合实验区建设取得新成就
扮靓城市客厅
高水平规划建设“七湖两湾一站一园”重点区域
实施“2022年名企百园计划”
加快广佛融通
推进
广佛大桥
沉香大桥
碧江大桥
里水有轨电车
港口路北延线
等广佛通道建设
实施广佛直达项目,打造2条由南海直达广州城市中心的快速通道
聚力村改攻坚
完成5000亩拆旧复垦任务,实现政府统筹连片工业用地8000亩
促进乡村振兴
持续推进示范村、示范带、示范片创建,建设“四小园”4000个
规范连片开发
加强土地市场行政执法管控,
限制30亩以下的地块交易
3
统筹招商引资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出新步伐
开展高效精准招商
出台
招商引资三年行动
计划
招商十八条
绘制
南海产业地图
南海招商地图
全面加快“两化”转型步伐
实施“千企智造工程”,未来三年带动至少1000家企业、10个产业集群开展“两化”转型,打造5家以上一级示范工厂
促进产业链协同升级
力争到2024年建立两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链
汽车
泛家居产业
三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
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
大健康
三大未来产业链
新能源
智能安全
电子信息
4
统筹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突破
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
持续推进“南海鲲鹏人才计划”,确保新认定五类以上高层次人才1000名,新引进创新团队55个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依托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强化“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模式
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撬动120亿元社会资金用于企业研发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效
引进持牌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实现新引进项目200个、投资额500亿元
5
统筹产业绿色转型和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落实“双碳”“双控”政策
推进有色金属、建材、陶瓷、纺织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
规划建设黄金水道
推动
汾江河 佛山涌 东平河 南北主涌东西运河
官山涌 有为水道水口水道雅瑶水道里水河
10条水道开发利用,打造集产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黄金水道
大力开展治污行动
推进水环境全流域统筹大兵团治理“十大行动”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
创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模式,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0个,新增加装电梯80台
推动计划内38个农贸市场全面改造
6
统筹文化文明和民生保障推动市民幸福感实现新提升
实施精准有效投入
坚持将财政预算的七成左右投向民生领域
加强养老托幼服务
“一老一小”问题是最受关注、最为迫切的民生问题,要着力扭转养老托幼服务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优的现状,切实提升养老托幼服务水平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在城市社区全面铺开“创熟”工作,加大奖励补助力度,创建示范社区20个
统筹发展和安全
打造区镇村三级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织密大、中、小、微四级网格,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治理体系
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
1月5日,南海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对12个年度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差额投票,最终选出了2022年重点解决的10个民生实事项目。
1
以家庭病床服务工作为切入点,构建立体化的老年人居家及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家庭病床建设,2022年底,通过试点推进完成100张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000个,新增医养结合床位600个,建设3个新型社区医养结合型机构,切实解决好群众高品质医疗、养老、康复和护理更高服务需求。
2
持续攻克交通拥堵黑点
深入推进交通畅通工程,持续攻克交通拥堵黑点,2022年重点对全区25个交通拥堵点开展交通改善工作,力争实现各项目点服务能力提升10%以上,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3
建立停车位共享机制,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
加快建立停车位共享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社会公共停车泊位供给,2022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700个以上;科学合理地实施路内停车收费,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和夜间停车时段。充分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理出的闲置空间、农村公共道路、边角地等分散式土地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小型停车场,2022年提供不少于2000个停车位。
4
建设公办托育机构
加大政府公益性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创建示范性普惠托育,2022年每个镇(街道)建成一家以上公办托育机构,全区共提供公益性普惠托位不少于500个,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照护服务;促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在普惠幼儿园开设托班。2022年增加各类性质托位1000个以上,促进“一小”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5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2022年完成5000亩鱼塘整治,改善水产养殖耕作环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增产增收。
6
做强职业教育,推动全区技能人才队伍增量提质
做强产教联盟,2022年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7家,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3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15个,为“政园行企校”协同发展打造新平台。打造科教平台,2022年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共建科研实验室20个,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优先在南海转化。做强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毕业生7000人以上,为社会培训职业技能人才8000人次以上,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增量提质。
7
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和物业管理水平,打造现代化高水平示范社区
持续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2022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70个;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入优质物业公司和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开展燃气改造、雨污分流、垃圾分类、三线整治、安防设施(消防、人防、技防、物防等)、屋面漏水等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要的改造内容,实现以“改”带“管”,推动引入市场化物业管理服务,激发居民参与动力,共同营造小区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共处的幸福氛围。
8
打造乡村精品“四小园”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因地制宜打造乡村生态景观,3年内建设10000个乡村精品“四小园”,其中2022年重点建设4000个,推动村(社区)建设智慧图书馆(读书驿站)60个。
9
碧道建设
促进城市形态提升,持续推进万里碧道南海段建设,2022年完成95公里碧道建设,增加城市绿色亲水空间,让市民共享花样生活。
10
桥下空间改造
活化闲置土地,对桥下空间进行科学、合理利用,打造成以体育、运动、休闲绿化、停车场等为主题的场所,2022年对全区28座桥下空间进行改造,并探索有偿公益性服务,使桥梁桥下空间成为美化城市、便民利民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