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9月0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习近平总书记8月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汇编

    第02版:大家事

    • 到 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超 30%
    • 从六方面发力 续写佛山发展新篇章
    • 持续加大学习宣传力度 确保学得深悟得透做得实

    第03版:党旗红

    •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动力
    • 事事有回应 件件有着落
    • p61

    第04版:大家事

    • 城乡融合发展两年考 南海交出这份亮丽答卷

    第05版:大家事

    • 开学季 南海新校逐个睇
    • 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18:00

    第06版:大家事

    • 三年60亿推动数智化 让工厂更“聪明”
    • 199人获评第二届“南海名医”有你熟悉的吗?

    第07版:大家事

    • 引进超 1100个项目 吸引超 6万名人才
    • 53个项目打造 15分钟人文圈

    第08版:大声公

    • “2针剂”“3针剂”“加强针” 究竟要点选?
    • 天热饮食要注意 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第09版:大声公

    • 刷单就是诈骗 市民切莫“掉坑”
    • 买新能源车有补贴 继承房产免征契税

    第10版:诉衷情

    • 从三封家书 感受夏明翰的家国情怀
    • 一纸家书传温情

    第11版:廿四味

    • 精彩夜南海 来一顿夜宵更完美

    第12版:有睇野

    • 南海体育好犀利 原来有三大高招
  • 数字报首页

04:大家事

城乡融合发展两年考 南海交出这份亮丽答卷

2021年09月04日

    全区累计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4.8万亩,启动建设2个万亩和20个千亩连片现代主题产业园、5个万亩连片农业示范片区,推动20个重点城中村升级改造……

    2019年7月,省委深改委批准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年来,南海区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着力点,以推动空间重构为抓手,推动城乡产业空间、农业农村空间和生态空间系统重构,带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

    8月16日,南海区召开推进省实验区建设暨村改大攻坚工作会议,对省实验区建设及村改大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下一步怎么干

    ●要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落地实施,加快推动城乡各类空间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统筹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推动土地大腾挪大归并,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南海将持续完善集体土地连片整合开发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集体建设用地全链条监管体制,扎实推进中央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稳慎探索宅基地退出、盘活、流转、抵押等机制。●灵活用好省赋予南海的8项支持事项,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形成更多既有南海特色又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全省在面上推开提供经验借鉴。

    如何打赢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战

    ●坚持“工改工”“工改产”主攻方向,加快制定全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空间与产业规划;●以村改大攻坚推进城乡产业重构,坚持连片改造,下大力气整理储备一批500亩以上的工业用地,加大头部企业、龙头项目引进力度,努力以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不断创新村改政策和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工改工”“集转国”和土地征收等扶持政策,加快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服务、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改革,降低项目落地成本,广泛调动市场积极性,推动村改工作提质增效。

    4方面成绩

    城乡空间格局初步实现重构

    “东部城市、中部产业、西部生态”的主体功能区格局初显。至今累计拆除4.4万亩村级工业园,启动建设2个万亩和20个千亩连片现代主题产业园,初步建成5个万亩连片农业示范片区。

    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近五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7倍达226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长1倍达3406家,均位居全国同级地区前列。形成泛家居、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稳居“中国创新百强区”前列。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成功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乡镇和特色精品示范村(居),点上出彩、面上成景的岭南农村新貌初步呈现。2020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支配收入超百亿元,居全国同级地区前列。

    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累计建成截污管网2347 公里,实现自然村截污全覆盖。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全面达标,7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考核全面达标,广佛跨界河流水质同比改善27%。启动建设13个万亩千亩城市公园。

    4大经验做法

    1.突出土地同权同价,全面激发空间重构的社会活力和市场动力

    南海区集体与国有建设用地逐步趋向同权同价,城乡统一、国集互补的建设用地市场初步形成。

    ●探索租赁产权登记。允许承租人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有效保障了用地企业权益,大大提高了集体土地的市场吸引力。

    ●畅通抵押质押融资渠道。在全国首创允许租金收益权质押,截至今年6月底,集体建设用地累计融资贷款超50亿元。

    ●探索产业载体项目分割销售。允许集体土地上的产业载体办理预售及分割登记、分拆销售,进一步释放集体建设用地权能,帮助用地企业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努力降低入市税负,实现土地出让除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外的零税负,累计减免税费超7亿元。

    2.强化建设用地连片整合、集约利用,推动城乡产业空间重构

    积极整合利用国有和集体建设用地,全力推动18.9万亩村级工业园腾空间、调结构、转业态、优环境,累计新建成产业载体超2000万平方米,承接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等高端项目,累计引入国家高层次人才70人,占佛山市83%,两年来引进超百亿元项目5个,超十亿元项目32个。

    ●探索集体土地整备,创新用地整合开发机制。

    ●探索“产业+社区、国有+集体、出让+出租,以产业开发为主”的混合开发,促进连片改造。

    ●探索房地产反哺工业的联动改造,加速推动“工改工”。●创新农村土地“集转国”机制,强化国有用地供给。

    ●打造千亩万亩连片现代产业社区,全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3.强化农用地连片保护、节约利用,推动农业农村空间重构

    保护和利用好近60万亩农用地,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连片开发利用,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均衡水平居全国同级地区前列。

    ●建设5个万亩连片农业示范片区,推动农业规模集聚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农业质量和竞争力。建成国内知名的鱼苗育种产业集中区和全国四大蝴蝶兰集散地。

    ●全面加快城中(郊)村整村改造,促进城乡形态功能双提升,推动20个重点城中村升级改造全面加快。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4.强化生态用地连片统筹、系统修复,推动生态空间重构

    近三年复垦复绿超5500亩、新增绿化面积2.4万亩,初步探索出一条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创新生态用地腾退动力机制。●探索生态修复市场化推进机制。

    ●建设万亩千亩公园,大力拓展生态空间。

    3大政策体系

    ●强化赋权赋能初步构建了以集体土地入市机制为核心的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政策体系;

    ●强化空间统筹初步构建了以土地置换和混合开发机制为核心的推动城乡空间集聚政策体系;

    ●强化市场参与初步构建了以利益均衡机制为核心的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政策体系。

    5个“更大担当作为”

    一是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上体现更大担当作为。在实验区建设主战场上淬炼党员干部,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在推动空间重塑上体现更大担当作为。力争用两年时间再拆除6.7万亩村级工业园,实现应改尽改,支撑南海空间格局重塑。

    三是在重构现代产业体系上体现更大担当作为。建立健全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四是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体现更大担当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序推动城中(郊)村整村改造,推动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五是在优化城乡生态品质上体现更大担当作为。完善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到2022年,腾退生态保护红线内30%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建设用地,水、空气和土壤环境质量全面优化,重现岭南水乡优美景象。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黄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