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封家书 感受夏明翰的家国情怀
编者按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捧读烈士家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为革命理想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赤子之心;细读名人家书,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
我们重温这些珍贵的家书,可以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和真挚的家国情怀,品味家人之间最细腻的情感交流,从中汲取人生的哲理和奋进的力量!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夏明翰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除了这首就义诗外,夏明翰就义前分别给母亲、妻子、大姐写了绝笔家书。薄薄纸笺,纸短情长,既有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又饱含对亲人的挚爱和思念,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厚植血脉、托举未来的家国情怀。
亲爱的妈妈:
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
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熬煎。亲爱的妈妈,你和她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锄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援。
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
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常说世上惟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
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
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亲爱的大姐:
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
我一生无憾事,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凛然就义 留下绝笔
夏明翰,1900年生,湖南衡阳人。五四运动时,他和蒋先云等同学奋起响应湖南省学联的号召,发动罢课、推动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七会议后,夏明翰参与发动秋收起义,主要负责联络工作,他经常装扮成农民、商人,奔走于长沙郊区,向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和组织秋收起义。10月间,省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领导发动平江农民暴动。1928年初,党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参加省委领导工作。3月,夏明翰因叛徒出卖被捕。
在为国家为民族凛然就义前,夏明翰留下了三封绝笔家书。面对敌人的搜捕,夏明翰也曾对家庭心怀愧疚,但在他看来,“人该怎样做,路该怎样走,要有正确答案”。因此,当他的生命即将走向最后时刻,他依旧选择鼓舞自己的亲人们,希望他们能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他的带动下,夏家先后有四人为革命事业付出生命,加上他成为一门五烈士的“忠烈之家”。
三封家书 影响深远
夏明翰三封家书里传递的家国情怀,不仅感动了夏家人,也感动和温暖了许多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三封家书,原本是夏明翰在狱中,用敌人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和纸写下的,并未来得及寄出去。监狱的难友们,感动于夏明翰的无私无畏,偷偷把信藏了起来,并历经千辛万苦,将信件从监狱中带了出来。
这三封信,后来辗转传到长沙明德中学英语老师魏荔洲的手中。敌人知道这三封信的存在后,疯狂地追查信件下落。魏荔洲在敌人的严密搜捕之下,艰难地将信件完整保存了整整15年,他还让女儿背下了三封信的内容。1943年,三封信的原件被国民党查获烧毁,但承载着夏明翰家国情怀的三封信,用另一种传承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永生,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奋斗、追寻光明的精神力量。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卢赞玉资料来源:学习强国 《百年红色家书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