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南海年度记忆

岁月无痕,记忆有声。2020年已经过去,我们的记忆已经定格。这一年,时间被社会的变幻和生活的琐碎簇拥向前;这一年,不断更新的热词传达着人们的美好期盼。回首2020年,或许不太顺利的开头让很多人想要“重启”,但也有太多感动与震撼鼓励着我们接续前行。本期,我们梳理了南海的年度热词,在字里行间留下值得铭记的瞬间与永恒。
战疫
2020年初,疫情防控成为每一个南海人的责任。白衣执甲、逆行出征,1.4万医护大军冲锋一线;企业加班加点复工复产,保障生活必需品和防疫必需物资;7.5万党员下沉社区,无数志愿者坚守,筑牢社区抗疫防火墙;社会各界纷纷捐赠物资,诠释“青山一道,共担风雨”的深情厚谊,南海抗疫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脱贫摘帽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网站发布消息,批准凉山州普格县等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7县中,包括南海对口帮扶的喜德县、越西县。加上2020年初已经成功脱贫摘帽的甘洛县,南海对口帮扶的凉山州北三县全部脱贫摘帽。
消费券
2020年南海向市民派发1亿元消费券,拉动直接消费25535.77万元,资金总核销率为99.15%,位列同期全国同类消费券活动中最高。
村改
2020年,南海加速加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拆除整理土地3.9万亩,累计拆除整理土地6.2万亩,启动千亩以上连片改造项目13个,全年建成及在建产业载体面积489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11月,121个重点项目已启动98个,启动面积3.36万亩。
交通大会战
2020年7月,南海启动交通大会战,提出“1·2·5”交通建设行动。番海大桥主桥成功合龙,力争2021年春节前主线桥通车;南海新交通列车上线“试跑”,力争明年中开通试运营;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动工,一大批重点工程加速推进。
两高四新
2020年,南海区不断完善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1月至11月,全区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0个,拟投资总额342亿元。南海区“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收获期,产业增加值已从2017年的788.3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42.18亿元。
城乡融合
2020年,南海区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取得积极进展: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提前3个月完成拆除整理任务,规划了244平方公里的十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推动30个自然村实施整村改造。
作风建设
2020年6月,南海区召开党员干部“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推进会,启动年轻干部挂职培养“442”三年规划,首批选派209名干部到基层锻炼和挂职培养。
污染防治
2020年3月28日,南海区北村水系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打响了南海区2020年治水攻坚战“头炮”。该项目总投资78.77亿元,有望成为佛山市及周边地区解决水系水环境问题的标杆项目。
新生代企业家
改革开放40多年,不少民营企业进入“交接班”高峰期。2020年,南海区成立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帮助新生代企业家加快成长。崛起的“新生代”,有希望更有力量。
招商引资
2020年,腾龙湾区数据中心、平谦国际、一汽大众MEB、虎牙全球研发总百事可乐等龙头企业项目纷纷落户南海。1-11月,南海新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0个,拟投资总额342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23%。
政务服务创新
南海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开启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在国内首推撤销区级服务大厅收件窗口,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受理的事项100%下沉到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幸福感
2020年,南海第三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区域综合实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全区市场主体超37万家。教育方面,高考各项指标达到了北京、上海一线城市水平。医疗方面,近三年来每年在医疗方面投入超过20亿元,医疗资源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同级前列。
文/珠江时报记者 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