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南海人 2030行动计划》纲要发布
南海人有了健康生活指南

市民在医院开放日向医生学习绷带包扎技术 。 (资料图片 )珠江时报记者 /刘贝娜 摄

扫描下方二维码,玩互动游戏学习健康生活知识。
未来10年南海区健康事业将如何发展?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健康南海人2030行动计划》纲要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当天,南海区举办致敬中国医师节主题大会暨第二届中医师承大会,向服务南海健康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会上,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了《健康南海人2030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称“《行动计划》”),开启第二届中医师承工作,同时还启动了名医工作室联盟。
《行动计划》首次将健康治理提升到地区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用十年时间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根据这份行动计划,南海区将通过政府干预和全民参与,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力争到2030年南海人健康素质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接下来,南海区卫健局将365天围绕“健康南海人”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表示,南海区将持续加大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深入推进名医工程,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使卫生健康事业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引以为豪的事业。
一图读懂《健康南海人2030行动计划》纲要
简称“3651”行动计划
“3”即三大行动载体
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全域营造健康环境
全力打造健康南海信息平台
“6”即六大行动机制(三全三合)
全社会参与
全人群共享
全生命周期
知行统合(健康知识普及与健康行为改变合一)
健美融合(健康南海行动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融合)
防治结合(疾病和社会病预防,与疾病诊治和社会健康治理结合)
“5”
即五项系列行动计划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健康体格行动,心理健康行动,重大疾病防治行动,健康环境行动
“1”一个核心
以人民的健康为核心
亮点解读
A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行动计划》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因此,将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帮个人掌握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个人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B
加强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
“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重点开展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病人群:医生给出慢阻肺、哮喘的主要预防措施和膳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C
打造舒适的健康环境
开展控烟行动、学校健康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环境改善行动,全方位改善健康环境。
针对当前我国各年龄阶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0%、71.6%、81.0%的情况:给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知识与技能,并提出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应采取的举措。
针对影响健康的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问题,室内污染等家居环境风险,道路交通伤害等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分别给出健康防护和应对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目标
到2022年
南海区健康素养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32%
成人吸烟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
9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合格以上等级
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
中医药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到2030年
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
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
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细数南海健康事业成绩单
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公立医院15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0个
医疗资源持续增加,服务能力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注册医生6488名
●注册护士9408名
●床位数9318张
●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
●国家重点培育专科1个
●省重点专科6个
●省特色专科2个
●市特色专科7个
为“健康南海”建设赋予更多内容,增添更多特色
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成功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成功创建“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
南海区健康村标准被选定为国家健康城镇的评价基础
第二届中医师承工作开启
古代医学的传承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学徒侍诊左右。在当代,师承关系依然是中医药行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南海区第二届中医师承大会现场,一场循古礼、遵古训的拜师仪式举行,意在发扬我国中医传承的“师带徒”优良传统,培养各级中医药骨干、搭建中医药人才梯队。
活动中,由国家级及省级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南海区首席名医(中医类别)、南海区名医(中医类别)和中医类别学科带头人共20人组成导师团队,接受40名继承人的礼拜。中医师承工作将通过传承名老中医宝贵的临床经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让中医中药更好地惠及百姓、服务群众。
这些继承人是从区内各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香港、澳门、云浮、阳江等地区遴选出的中医药骨干,他们将根据指导老师的学术专长和继承人从事的专业方向,确定师徒结对继承关系,专业涉及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肿瘤科、针灸科等领域,接受为期3年的中医药师承教育。
名医工作室联盟启动
为充分发挥名医的作用,让名医理论及技术更好地传承,今年6月南海区卫健局启动了名医工作室建设,而中国医师节当晚,该局又启动了名医工作室联盟,将给南海人的健康提供更多保障。
自2017年南海区政府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名医工程”实施办法》后,至今评出了南海区首席名医10位,特聘首席名医6位,名中(西)医28位,特聘名西医1位。
早在今年5月,南海区就有了首个名医工作室,由南海区首席名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魏成功牵头组建。魏成功名医工作室除了日常的医学科研等工作外,还每个月到基层为居民提供医疗问诊。迄今为止,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已建设了41个名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