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4月2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以“电闪雷鸣”之势推动电力产业腾飞
    • 南海“两月为期、跬步求进”策略奏效了

    第A02版:要闻

    • 挖笋品笋 这场研学竹够有趣
    • 以“电闪雷鸣”之势推动电力产业腾飞
    • “宝藏”活动邀你叹阅读魅力
    • 6月2日前来这里解锁贵州酒俗文化

    第A03版:要闻

    • 银企“零距离”对接 破解融资难题
    • 职业经理人进村 重塑发展模式
    • 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 朋友圈晒“神秘货箱” 竟涉嫌泄露国家机密

    第A04版:文化

    • 谷雨邂逅水乡 看龙船匠人妙手回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分类信息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2:要闻

以“电闪雷鸣”之势推动电力产业腾飞

2025年04月21日

(上接1版)

以电闪雷鸣之势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

电力是工业的“血脉”,是城市发展的“基石”;电力装备智造产业更是南海迈向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站在“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历史节点,南海既要夯实电力基础,保障民生与经济的稳定发展,也要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全力打造千亿级电力装备智造产业集群。

如何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推动南海电力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海区区长王勇强调,必须以“电闪雷鸣”的气势推进电力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五个把握”。

一是把握规划科学的维度。作为全市第一用电大区、南方五省区电网负荷首个突破600万千瓦的县区,今年一季度,南海工业用电量增长5.06%,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6.7%,充分彰显电力为南海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成绩背后也暗藏隐忧,南海网格供电的预警率高达59%,这警示我们必须重视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其一,要有长远眼光,南海每年须为6000亩工业用地提供电力支持,且作为人口净流入城市,需以长远思维做好电力规划;其二,规划要注重结构合理,在大电网已建成的基础上,新能源、储能等项目的布局,需充分考量投入产出比,算好经济账,科学确定建设规模与比例;其三,实现科学规划全面覆盖,当前主网和配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应重点推进工业园区和新农村新型电气化建设,打通电力供应“最后一

公里”。

二是把握基建高效的原则。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大电网投入,未来三年南海电网投资将倍增至100亿元。为提高投资效率,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稳定资金投入,统筹财政资金、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多种渠道,科学制定投入计划,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扩张造成资源浪费;二是确保设计专业实用,摒弃“贪大求全”思维,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三是加强施工统筹管理,同步规划征拆、施工进度等环节,杜绝工期拖延。

三是把握服务优质的标准。一方面,做到直达用户,持续推进工业园区供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减少供电层级,切实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另一方面,强化能源智慧管理,通过精细化成本控制,全面提升能源使用效能。

四是把握产业集群的优势。一是科研的集中研发,强化研发创新能力;二是加强资源集约利用,南海已发布《南海区推动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工作方案》,计划在狮山镇建设电力设备智造新材料产业园,在丹灶东部园区打造新型电力装备智造园,构建强大产业集群;三是推动市场自律规范,通过行业自律、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使南海成为电力装备产品齐全、质量标准高、服务模式先进的产业高地。

五是把握区域协同的先机。一是要在对接中拓展应用场景,加强供需双方的对接;二是打造产业先行示范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三是塑造区域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南海电力产业的区域影响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年智通讯员聂宇晴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