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4月2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以“电闪雷鸣”之势推动电力产业腾飞
    • 南海“两月为期、跬步求进”策略奏效了

    第A02版:要闻

    • 挖笋品笋 这场研学竹够有趣
    • 以“电闪雷鸣”之势推动电力产业腾飞
    • “宝藏”活动邀你叹阅读魅力
    • 6月2日前来这里解锁贵州酒俗文化

    第A03版:要闻

    • 银企“零距离”对接 破解融资难题
    • 职业经理人进村 重塑发展模式
    • 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 朋友圈晒“神秘货箱” 竟涉嫌泄露国家机密

    第A04版:文化

    • 谷雨邂逅水乡 看龙船匠人妙手回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佛山监管分局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许可证》
    • 分类信息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2:要闻

挖笋品笋 这场研学竹够有趣

百万学子游南海品牌研学活动之“行走的课堂”桂城研学游出发

2025年04月21日

■亲子合力挖笋。

■“竹”够有趣研学课让孩子们获益匪浅。

珠江时报讯记者邹韵斯陈锦雄摄影报道4月19日,百万学子游南海品牌研学活动之“行走的课堂”桂城研学游走进桂城林岳社区,来自桂江小学、桂园小学、灯湖三小等学校的多个亲子家庭共赴一场“竹”够有趣的研学活动,深化乡情教育。

挖笋品笋 亲历吊丝丹“上桌历险记”

当天上午9时,虽然下着毛毛细雨,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好奇探索欲,大家手持铁锹铁铲,走进林岳一片35亩的吊丝丹笋种植地中,用“火眼金睛”寻找“目标对象”,精准下铲、辛勤挖掘……

“我们每一堆竹都留有一棵旧竹、一棵新竹,大家首先要学会区分,然后挖‘旧笋’即可体验到挖掘的乐趣,也不影响新笋的生长,可以更好地保护竹苗。”竹林负责人广叔介绍,当前正值林岳吊丝丹当年新笋初生时候,而他的竹林正好在餐厅旁,大家挖掘后还可以学习竹笋的剥壳、去皮、焯水等烹制处理工序,了解吊丝丹竹笋是如何从种植地一步步“走上”餐桌,成为美味大餐。

冰镇白灼笋、奶酪笋、笋衣炒花肉、笋粒蒸肉饼……中午,亲子们品尝了极具特色的笋宴。“太好吃了,百闻不如一尝,‘笋中之王’名副其实。”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学竹用竹 跨学科研学课堂丰富有趣

为了让研学更有趣,成为真正“行走的课堂”,南海桂城融媒团队策划了融合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知识的“竹”够有趣研学课,通过竹子科普、竹篾编织、竹节人对决等有趣环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我学会了竹子定律,竹子在前4年仅生长约3厘米,但从第5年开始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原因正是前4年的坚持扎根,为后续爆发积累了能量。这启示了我学习要坚持,耐得住寂寞和痛苦,未来终能突破自我、实现梦想。”学生关雨果说。

“我最喜欢编小船和竹节人对决的环节,知道了竹子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是非常实用且环保的可再生材料,应用前景也很广。”学生黄雨白说。

只有对故乡故土了解得更真切,对脚下土地才能爱得更深沉。百万学子游南海研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认识、了解、爱上南海,从娃娃抓起,上好“乡情教育课”。接下来,桂城研学活动还将继续开展林岳吊丝丹笋挖掘品尝、叠滘龙船漂移体验、人工智能总部企业游等,并跨镇街联动开展摘蓝莓、纺织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