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房地产市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带看量和认购量双上涨 置业南海热潮不减

■南海拥有丰富的优质房地产资源。(资料图片)

■南海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看房购房的市民众多。
2024年,得益于国家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以及“佛十三条”“佛九条”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续发酵,南海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在下半年实现“止跌回稳”。数据显示,自2024年7月起,南海区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面积和套数月同比增速均保持正增长。
“止跌回稳”的持续性如何?今年一季度,随着各项政策加快落实,叠加高品质住宅项目供给增加,南海区住宅网签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延续“回稳向好”趋势,尤其在通常被视为市场淡季的1至2月,交易市场依然保持活跃。根据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南海区新房带看量(同比增长41.6%)、新签认购量(同比增长47.7%)实现双轨提升。各项数据表明,置业南海的热潮持续不减,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得以巩固。
多重优势赋能南海“好房子”突围
在房地产市场转型调整期,什么样的房子才是购房者的“心头好”?随着以“好房子”为卖点的新房项目加速入市,南海区房地产市场在高质量赛道上正焕发新活力。南海区能突围,与其长期积淀的区位、产业与人口优势密不可分。
区位优势凸显。南海有着
独特的地理优势,区域板块上接轨广州,交通运输上有多条地铁线路与广州接驳,佛山西站是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线上的重要站点,且广州南站毗邻三山,实现“2小时大湾区生活圈”;医疗上医保全面普及,基本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教育上资源丰富,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是“广东省教育强区”。
产业集聚赋能。南海已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且具备高度协同性的产业链条。以制
造业为例,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精密零部件制造,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组装与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同时,围绕主导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和服务业也迅速崛起,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产业链的韧性与竞争力不断增强。
人口潜力蓄势。南海正在着力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通过优化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生态绿化体系及生活配套,显著增强区域宜居性与生活品质,为人口集聚创造基础吸引力。此外,联东U谷、香港
科创实验室的打造对高素质人才形成“安居乐业”的磁吸效应。“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截至2024年底,全区户籍人口187.45万,常住人口超370万,近10年人口净流入约100万。
在全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速构建的大背景下,南海在既有条件下,如何锚定目标、继续奋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标准领航强品质规范赋能促升级
今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要
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的需求,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3月31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发布,从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及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系统性规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4月1日,南海区住建水务局迅速响应,组织召开南海“好房子”设计地方团体标准研究会议,联合房地产业协会、建筑业协会、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物业管理协会及家居产业联合会,共同研讨设计指引,推动南海住宅品质迈向更高标准。在此助推下,相信未来南海“好房子”将会系统“上新”。
目标导向拓市场创新驱动焕活力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已经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建设“好房子”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接下来,南海将紧抓趋势,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居住品质等举措,推动房地产行业从“造房子”向“造好房子”转型,打造一批兼具高端品质与人文价值的标杆项目。如桂城招商华玺、大沥灯湖缦云、狮山保利湖光里等楼市“爆品”,不仅满足市民对品质人居的追求,更成为南海
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的重要支撑,展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
信心筑基优服务效能提升树品牌
针对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南海将持续优化“政府造势、部门干事、企业做市”机制,做实“企业暖春行动”品牌,以服务温度催生发展速度。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房地产项目,建立诉求响应机制,加速项目入市进程,向市场持续推送优质产品;另一方面,主动搭平台、引人才、强服务,聚焦新市民住房需求,创新开展“进警营、进企业、进社区”等精准对接活动,搭建供需桥梁,助力人才安居。
下一步,南海将持续做好稳市场稳预期工作,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多渠道宣贯国家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以及“佛十三条”“佛九条”等一系列市场利好政策,让政策充分落地见效;“迎进来”“走出去”开展各类专题购房服务、南海“好房子”推介等活动,推动购房者置业意愿和市场信心“双提升”;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释放,为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提供品质新居,为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汤晓冰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