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风起 翠颐别样新
桂城街道翠颐社区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翠颐社区志愿者导师恒常开展社区学院课程。

■翠颐社区开展导赏员活动。

3月25日,南海召开文明城市建设暨社区文明建设常态化工作培训会议,动员全区上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文明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探索推进社区文明建设常态化,致力推动文明建设走向长效化、体系化。
近年来,南海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立足“阵地+队伍+服务”模式,紧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工作目标,汇聚起了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强大精神力量。
街头巷尾秩序井然、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活动热潮涌动……近年来,桂城街道翠颐社区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正是南海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真实写照,更是南海以文化人、刚柔并济开展基层治理的扎实举措。
聚人才强队伍
共赴新时代文明之约
桂城街道翠颐社区下辖怡翠花园、南海颐景园2个物业住宅小区,常住居民1.8万多人。近年来,为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引导社区党员、社团组织、共建单位、社工机构等力量,有效推动文明建设常态化走深走实。全社区自上而下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撬动各方力量,打造了一支由工作小组、党员志愿者、楼栋长和志愿队伍等多方参与的社区文明建设常态化队伍。
比如,翠颐社区成立工作小组,将文明建设常态化工作列入社区年度工作计划,设置专人、专项资金,恒常开展五类文明实践活动,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
此外,社区党委统筹协调辖区内企业、社工机构、在职党员等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资源,把党员、志愿者、创熟同路人、网格员等群体组织起来,成立文明志愿服务队,同时发动社区热心居民成立街坊会,形成邻里友爱、小区自治的良好社区氛围。如今,翠颐社区拥有在册志愿者2300多人,其中党员志愿者69人。
创特色树品牌
小项目发挥大作为
走进翠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向“一老一小”的群众服务场室格外引人注目。如恒常为长者体检,还有与社团合作开展青少年义教班、与南海中心小学合作开展文明小使者巡查劝导等“大手牵小手”文明实践活动,深受家长和青少年欢迎。
“微创投”项目也是翠颐社区文明建设众多特色项目做法之一。翠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副站长陈昭衡介绍,翠颐社区充分调动社团积极性,统筹指导开展文明建设相关志愿服务。目前已有社团20个,其中部分社团正逐步转变为服务型组织。
为提升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社区还探索了“文明换礼”“场室置换”等多个机制,开展“最美邻里”“文明小使者”等榜样评选项目,在社区形成“文明翠颐,志愿先行”的志愿服务氛围,有效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
链资源优服务
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一个文明的社区,必然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文明建设常态化就是为居民创造美好生活。
主动链接资源优服务,翠颐社区把文明建设常态化与创建“熟人社区”工作有机结合,一边是发动楼长定期开展文明巡防劝导及文明宣传引导,另一边是联合颐景园物业、颐景园街坊会志愿者开展街坊会接待日,真正把队伍聚集到邻里间、资源下沉到邻里间、矛盾化解在邻里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我们主要依托队伍常态化、活动常态化、联动常态化,推动文明实践与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陈昭衡介绍,活动常态化方面,翠颐社区主要结合物业管家、街坊会每周巡查等,加强居民文明教育。同时,通过开展社区学院组建起60多人的义教老师队伍,去年开设公益课程超500节,服务群众达11550人次。与此同时,每周二、周四上午,社区医生进驻翠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长者提供慢病诊疗及65岁以上长者体检服务,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及签约家庭医生。
除了设置丰富实用的课程,社区学院还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如送春联、慰问残疾人士、义诊活动等。另外,今年翠颐社区还链接了魁星书院的资源,计划在社区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知识讲座、社区研学进书院等,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翠颐社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是南海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展望未来,南海将坚持把文明建设常态化与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景衔接,扮靓城市颜值,提升城市气质,满足群众需求,让文明之花盛放。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梦灵通讯员李惠萍陈昭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