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两个有色金属产业项目同日摘牌
将分别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和有色金属企业总部大厦

■大沥镇沙岗工业区地块改造项目效果图。

■翔海总部大厦设计意向图。(以最终规划方案为准)
2月12日,大沥镇沙岗工业区地块改造项目及河西岳利沙地段桂和路以东、佛山水道以北04-12地块摘牌,将分别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和有色金属企业总部大厦。
产业旺
两大有色金属产业项目摘牌
大沥镇沙岗工业区地块改造项目由佛山市中深金昇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竞得。项目地块位于大沥镇联江东路两侧,广佛高速与广三高速交汇处,紧邻广佛高速与广三高速。地块总面积约33.33公顷(500亩)。土地性质为集体用地,目前控规为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2.8,预计建设建筑面积超60万平方米。
该地块现状为低矮厂房,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塑料等废旧物资回收。项目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定位,计划以拆除重建方式实施改造,依托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园区,引导零散低效工业用地集聚和连片改造,将该片区打造成为以循环经济、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行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园区。
佛山市中深金昇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中深产城(深圳)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深产城是一家从事资源整合、产业投资及资本运作的综合性专业投资机构,拥有广泛的资金渠道及丰富的产业园区建设、运维、管理经验。凭借大湾区总部优势与广阔的融资渠道,中深产城已与诸多行业龙头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投资大沥,希望依托大沥有色金属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强强联手,共同建设总产值超万亿元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
另一边,广东翔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7582万元成功竞得大沥镇河西岳利沙地段桂和路以东、佛山水道以北04-12地块。项目占地面积11169平方米(折合16.75亩),预计总投资额5亿元,将建设翔海集团总部大厦。
项目总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拟打造集商务办公、销售服务、展示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总部,成为灯湖中轴的地标性建筑,建成后年营业额超100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150万元/亩。
翔海集团于1998年在大沥成立,现已发展为一家大型跨国实业公司。翔海集团总部大厦是大沥近年来深入推动“沥商回家计划”和总部经济发展的又一成果,项目落地后一方面可发挥其在有色金属大宗贸易和再生资源领域的优势,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打造推动大沥镇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另一方面,可与已建成的广佛国际商贸城有色金属总部楼群联动,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总部公司或兴建总部大楼,助力大沥镇围绕城市中轴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
齐发展
擦亮“中国有色金属名镇”名片
大沥素有“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之称。作为大沥的特色产业,有色金属在大沥已发展多年。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沥已聚集一批回收铜、铝、锌等废旧五金熔铸加工作坊和厂企。经过多年发展,大沥涌现了一批涉及铝型材、铜等有色金属相关产品制造企业。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大沥锻造出“中国有色金属名镇”的闪亮名片。
2014年,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成立,大沥镇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及广东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的优势,有效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融资和生产成本,形成了价格和配套服务的比较优势,将过去“各自为政”的个体经营集结成更强大的发展力量。
近年来,大沥镇抢抓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贯彻落实区委“一山、一园、一院、两平台”工作部署,重点推进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引导再生资源行业企业入园规范经营,实现有色金属回收行业集约化、循环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持续壮大“城市矿山”。
目前,大沥全镇有色金属回收行业总产值约5000亿元,目标是通过建设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总产值超万亿元。为此,大沥镇委镇政府于2024年11月8日专门成立南海有色金属循环产业联盟,希望通过联盟战略集聚省环保集团、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国资企业等资源,进一步做大资金“蓄水池”,合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赋能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全产业链品质整体提升。
近年来,大沥镇一直坚持锚定新质生产力,紧扣“科创进城”,积极推进重点产业改造提升,从原来的传统的村级工业园向科创产业社区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三生融合”的主题产业社区。
接下来,按照镇委镇政府“13312”工作部署,大沥将继续打造功能多元、业态丰富、社群活跃、空间开放、产业链聚焦的主题产业社区,努力实现“产业上下游就在上下楼”。以现代化的多层产业载体空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释放城市空间,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源共享、成本节约,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大沥。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志恒通讯员李翠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