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美乡村新气象 产业兴旺生态优
桂城125个乡村振兴项目激发乡村发展潜力,焕发乡村魅力

■2024年端午节期间,叠滘龙船漂移再次火出圈。

■开在村里的“无忧花舍”私厨。

■中区社区菊坡亭。

■整治后的夏南二滘口涌“一河两岸”南岸景观。
125个乡村振兴项目唤醒乡村潜力,51个“四小园”焕发乡村魅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集体经济强村,亿元村增至11个;“村BA”“村PL”等“村”字头赛事不断,
文创设计大赛展示潮美乡村新活力……
一个个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汇聚成桂城2024年乡村全面振兴、稳步推进的扎实答卷。2024年,桂城街道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潮美乡村”“绿美桂城”三大任务,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新打法。桂城大地上,处处是耕耘和奋斗的身影,奔赴着农业增效、农村变美、农民增收的目标,为乡村全面振兴写下时代的注脚。
立足特字
潮美乡村宜居宜业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在桂城的农村社区,一个个“四小园”星罗棋布,点缀在房前屋后,一幅幅小而精、绿且美的生态美景跃然眼前。
2024年初,桂城街道发布“建设‘潮美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乡村设计提升、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等十大专项行动,打造一批高标准、高品位、宜居宜业的“潮美乡村”,以美学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桂城共立项125个乡村振兴工程项目,立项总金额超2.14亿元,建设“四小园”51个。
2024年端午节,叠滘龙船漂移再次火出圈,累计吸引2亿网友关注;建设叠滘水乡村史文化展馆,让村民和游客感受叠滘历史和传统技艺的魅力;打造从叠北公园到南一路的精品路线,串联起双溪茶室、叠滘侨联、观龙楼等文化节点……作为省级典型村,叠北社区的文化焕新,是桂城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充分深挖社区特色的成果之一。
在同样作为省级典型村的平东社区,桂城加速开展沿江路拓宽、玉廉广场改造工程,加快物业厂房外立面形态升级,完善停车场等市政设施,推动平东社区申报中国翡翠首饰产业之都、争创国家级玉器珠宝产业集群区域名片。
桂城坚持典型带动、梯次提升,形成全域示范创建的生动格局。在推进上述两个省级典型村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石石肯、夏南二、中区共3个社区入选佛山市“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通过深挖社区历史文化名人、乡风民俗、区位特色等,围绕主题推进“潮美乡村”建设,呈现“一村一品、多点开花、连片示范”景象,走出了“一村一特色”差异化发展之路,探索出美丽现代乡村建设的桂城样板。
在石石肯社区,中秋五龙汇聚的“舞火龙”习俗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佛山金铂中心客似云来,成为市民的新晋商业打卡地标;盘活旧工业区土地资源,活用住宅用地与商业用地联动改造模式,激活集体土地资产潜能。
在夏南二社区,水清岸绿生态美,河畅景靓颜值高;出门处处是公园,休闲健身两不误;咖啡馆里香飘飘,江边树下人欢畅;青年回乡创业忙,艺术乡建氛围浓;产业园区有生气,汇聚人才善创新……展现着生态、生活、生产相融的生动画面。
在中区社区,依托“西江新八景”,打造融合传统文化魅力与现代化活力的精品研学路线,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乡村的独特魅力尽显,“潮美乡村”建设成效日渐显现。
彰显新字
强村建设提质增效
经济管理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是桂城又一大改革重点。
如何更好发挥集体产权作用,让农村“沉睡资源”变成“一池活水”?桂城一方面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用好、管好等方面工作,另一方面引进农村职业经理人新力量,注入发展活力。
具体而言,2024年,桂城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成全街道农村集体资产“数字云图”,实现集体资产信息化,强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监管。同时,全面实施资产网上交易,构建规范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4269个项目成功完成网上竞投,成交合同总金额36.36亿元,平均溢价率13.32%,实现资产增值增收。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桂城结合各社区资源禀赋、产业规模、发展现状,安排职业经理人入驻凤鸣、夏东、夏南二、平北、中区共5个社区,重点聚焦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中人才短缺、效益不高、增收乏力等堵点难点,助力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提质增效。
当下,桂城全域实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抓好农村集体经济是其中的重要举措,是稳农村、促发展的关键。
为此,桂城率先在叠北社区成立全区首家金融顾问工作室,实现金融村长全覆盖;在叠南社区落地首个“分润模式”项目,以“租金+分成”代替传统的租金收入,推动村集体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激活农村集体资产,带动集体经济效益提升。
推进石石肯集体资产入市、凤鸣公司化运营、叠北研学游、夏南二村咖经济、林岳营地经济等有益探索,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全区首个由叠北、平南、夏北等社区集资的集体资金托管项目共富1号收益率达7.7%,有效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收。
改革创新,打出实招,桂城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24年度桂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24.48亿元,“亿元村”增至11个。
突出人字
乡村生态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是村民生活的日新月异,是产业升级的创新求变,亦是农村生态的万象更新。
在桂城,乡村“四小园”、居民房前屋后的绿美庭院、政企共建的“名企百园”、各种主题林,如“雨后春笋”般装点这座城市的角落。
2024年,桂城纵深推进“绿美桂城”建设,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活动152场次,吸引企业员工、青年、志愿者等超6000人次共同描绘这幅“绿美画作”。种下青绿,让乡村从“一时绿”变“四季青”。
桂城还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工作,在五丫口水闸公园至奇妙水岸公园,打造长约2.4公里的“水上桂城”滨河绿美示范带,这条串起五丫口水闸公园、夏南二“潮美村咖”、桃花园、二洲河堤公园、奇妙水岸等节点的“绿项链”将在不久后呈现,让“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美好蓝图走进现实。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要构建“产才融合”的发展理念,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只有人才兴旺,产业才会蓬勃发展。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完善的人居环境,以及周边优越的旅游基础配套,为桂城农村产业发展筑牢了基础,更为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近几年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古村活化、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工作,桂城乡村的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乘绿美生态建设的春风,绿起来美起来的乡村,吸引了更多青年返乡创业,他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理念,为乡村注入故事、注入活力、注入人气。
在平南社区的“无忧花舍”私厨里,古朴的木质桌椅、充满生机的花墙造景、颇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复古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小资情调,格外悠闲。
在“无忧花舍”私厨主理人邓碧莹看来,在乡村里开一家小店是她的梦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化,她看到桂城的乡村环境越来越好,于是携手丈夫把小店开在村里,一起装饰一起经营,将“无忧”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希望更多人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带回乡村,和政府、社区携手前进,共建潮美乡村。”邓碧莹说。
和邓碧莹一样,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创业,或开一间咖啡小店,或是皮具、手作店、小餐饮店,展现出对乡村建设的认同感和对乡村的归属感。
如今的桂城,村居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乡村振兴的浪潮汹涌澎湃,一幅幅繁荣兴旺的乡村图景正逐渐显现。
广袤天地生机勃勃,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桂城正昂首阔步,奋力走在农业生产高质高效、产业融合提速赋能、农村环境持续改善的康庄大道上,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与时代使命,书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辉煌篇章。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棋清通讯员孔锦滔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棋清陈锦雄何燕慧(部分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