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提品质 城市迈向高能级
桂城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打造人民满意的宜居宜业、精致精美城市

■桂城文翰湖片区。(通讯员供图)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心血管病大楼。(通讯员供图)

■桂城林岳社区里的咖啡屋。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许佐锋摄

■桂城灯湖片区水质净化厂上盖公园。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卫展摄

■整治后的夏南二滘口涌“一河两岸”南岸景观。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锦雄摄
乡村活跃度凭借文化IP蹭蹭往上涨,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流乡村,中心城区继续撑高城建天花板……2024年,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桂城城乡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过往的短板也变成了“潜力板”。不断向上生长的桂城,在年度活力街道500强榜单上,作为佛山唯一闯入前十,喜提“全国第四街道”美誉。这一年,桂城全力推动城市迈向更高能级,在各项城市建设工作中取得新成效;持续铺开系列创新探索,提升城市吸引力、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配套建设,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打造人民满意的宜居宜业、精致精美城市。
争当优等生
城市建设迈向更高能级
千灯湖畔,产业高楼林立,金融科技人才集聚,青春活力与烟火气相辅相成;映月湖旁,总部“黄金十字路口”加速成型,总部企业密度不断提升;文翰湖边,战新产业集聚成势,科创前沿成果在此转化落地。
2024年是落实深化“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年,也是桂城推动城市迈向更高能级,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阶段。桂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千灯湖中央活力区、映月湖中央人文区、文翰湖中央科创区三大片区建设提速增效,中心城区引领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在发展征程上,桂城奋力扬长、补短、追赶,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上进生”,争当“优等生”,在各项城市建设工作中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映月湖中央人文区建设迈入崭新阶段,映月湖公园二期全面启建,占地24万平方米的城市大公园呼之欲出;
聚焦美丽圩镇示范主街、连片整治等,完成三龙湾大道专项整治提升,三龙湾大道、南海大道成为“百千万工程”样板路;
立足公园城市名片,打造“南海大道+千灯湖公园+市民广场”等“美丽主街+绿美公园+城市客厅”复合式主题项目群。
“百千万工程”的破题思路,是要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一年,桂城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城乡形态,用好授信100亿元的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助推平南顺利旧村等土地开发跑出加速度,为城市和产业发展腾挪优质空间;
夏北宝华、洲表整村改造相继迈入首期回迁地块封顶、首期融资地块入市的新阶段;
完成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超200亩、连片产业用地整备363亩,土地要素活力加速释放,城市品质不断“进阶”。
勇闯新路子
改革创新迸发更强活力
在桂城夏南二社区,每隔数百米就能遇见一个主题公园,以荷文化和萌猫元素为主题的特色大型墙绘随处可见,还有整洁舒适的岸边休闲步道,让人流连忘返。
这是桂城结合夏南二社区特色打造艺术乡建示范地的生动实践。2024年,桂城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在全面推进叠北、平东2个省级典型村建设的基础上,新增培育城乡融合亿元村典范石石肯、艺术乡建示范夏南二、党建引领善治中区,走出了“一村一特色”差异化发展之路。
在桂城,系列创新探索持续铺开。在全区率先组建建筑企业帮扶名库,30家本地优质建筑企业投身城建工作,帮扶金额145万元,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结对帮扶典型案例不断涌现;链接商协会资源,通过政企共建、项目认捐等形式,助力“百千万工程”文化、产业领域,建成中铁九局健康空间、宝索活力公园等25个“名企百园”,商协会、企业、群众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
与此同时,桂城在叠北社区成立全区首家金融顾问工作室,实现金融村长全覆盖,首个“分润模式”项目落地叠南,石石肯集体资产入市、凤鸣公司化运营、叠北研学游、夏南二村咖经济、林岳营地经济等有益探索,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全区首个集体资金托管项目共富1号收益率达7.7%,有效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收,亿元村增至11个。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人在叠滘水乡做龙船文创,有人在平南社区做皮具,有人在林岳社区开咖啡屋……到农村创业成为新趋势,一二三产正深度融合发展,城乡面貌齐步改善、城乡活力共同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态势正在加速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走得坚实有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对一个城市而言,只有把自身的发展置于全市、全省发展大局中进行考量、谋划,敢担当、善作为,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先行先试、敢闯敢拼,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打开更多的机遇空间。
在这一点上,桂城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舍我其谁的气概,激发改革血性、激活创新基因,全力争一流、抢率先,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勇探新路、勇立潮头,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
敢啃硬骨头
城市配套带来满满幸福感
毗邻广东金融高新区的一处新晋打卡地,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碧绿的湖面、蜿蜒的天桥、充满童趣的游乐设施,这里鸟鸣花艳,美不胜收。令人意外的是,这片园林的地下十余米深处,藏着全区首个全地埋式的水质净化厂。
2024年最后一天,桂城街道灯湖片区水质净化厂投入使用,日污水处理量达10万吨,有效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汾江河流域水质长期稳定。地下建厂、地上建园,污水入、净水出……桂城这个“下厂上园”的超级工程,获得不少市民的点赞。
从这不难看出,桂城从过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一治理,走向了系统化的水环境建设与优化。
这一年,桂城持续坚持“抓治水就是抓生态、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做实全区首个治水专班,形成治水强大合力;落地全市首个EOD项目,获国开行9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助力25个重点治水项目高效实施,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互利双赢,让群众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这一年,面对污水治理难度最大的一环,桂城通过重点攻坚,使五斗涌、大墟至三洲涌等一批“老大难”河涌逆袭成为示范河涌。国省市考断面全部达标,24条黑臭水体全部销号,治水成绩跃升至稳定保持全市前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这一年,海五西路(文华北路—南一路)全面通车。这段不到1公里的距离,因为各种原因“断头”15年,成为祖庙与桂城的阻梗。桂城以强魄力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城市“毛细血管”进一步打通,让市民出行更舒适高效。
除了交通出行,在医疗健康、教育设施等事关民生的各项城市配套建设,桂城同样是不断提速,从有到好,从好到优。
灯湖实验小学、桂城一中等9所学校如期投用,新增优质教育学位8900个;南海实验小学实验楼动工开建,进一步擦亮“教育强镇”名片;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心血管病大楼启用;桂雅、尖东两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和桂平、南港两个社卫站相继揭牌,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下沉……
市民家门口的民生服务配套不断织密焕新,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为桂城的城市配套服务增添了强有力的保障。
城市是美好生活的载体,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是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如何吸引更多人来桂城工作、生活,让来了的人越来越离不开桂城,这也是桂城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民生之路,民心之路。站在新起点,桂城要当好群众的“服务员”,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还要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让城市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宜居宜业、精致精美城市,让“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愿景成为现实,在城市更新中勾勒出民生幸福图景。
数读
桂城城市建设
●灯湖实验小学、桂城一中等9所学校投用,新增教育学位8900个
●完成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超200亩,连片产业用地整备363亩
●河涌国省市考断面全部达标,24条黑臭水体全部销号,治水成绩跃升至稳定保持全市前十
●落地全市首个EOD项目,获国开行9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助力25个重点治水项目高效实施
●在全区率先组建建筑企业帮扶名库,30家本地优质建筑企业投身城建工作,帮扶金额145万元
●全区首个集体资金托管项目共富1号收益率达7.7%,亿元村增至11个
T01~T08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曾蓉关帅屏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曾蓉梁棋清通讯员肖欢欢周月明